计划的三要素

如题所述

1、目标 (做什么)

2、措施 (怎么做)

3、步骤 (分几步做完)

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扩展资料:

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称为战略计划。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称为作业计划。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在时间框架上,在范围上和在是否包含已知的一套组织目标方面是不同的。

特点:

1、针对性。计划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针对本系统、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目的明确,具有指导意义。

2、预见性。计划是在行动之前制定的,它以实现今后的目标,完成下一步工作和学习任务为目的。

3、首位性。计划是进行其他管理工作的前提,计划在前,行动再后。

4、普遍性。实际的计划工作涉及到组织中每一位管理者及员工,一个组织的总目标确定后,各级管理人员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使得本层次的组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都需要制定计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5

写计划书的三要素是:目标(做什么)、措施(怎么做)和步骤(分几步做完)。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计划可分为多种类型。

按其所指向的工作、活动的领域来分,可分为工作计划、学习计划、生产计划、教学计划、销售计划、采购计划、分配计划、财务计划等等。

按适用范围的大小不同,可分为国家计划、地区计划、单位计划、班组计划等等。

按适用时间的长短不同,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三类,具体还可以称为十年 计划、五年计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份计划等。

按指挥性的强弱不同,可分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按涉及面大小的不同,可分为综合性计划、专题性计划。

扩展资料:

一、计划书结构

工作计划大体分为标题、正文、结尾三部分。

(1)标题。由单位名称、适用时期、内容和文种构成。

(2)正文。由前言和计划事项构成。

1)计划的前言,要简明扼要说明制定计划的目的或依据,提出工作的总任务或总目标。前言常用“为此,今年(或某一时期)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作结,并领起下述的计划事项。

2)计划事项,是总的计划下面的各个分计划项目。这部分一般要分项来写,有时,大的项目下有小的项目,大的项目是一个大的方面要做的工作,小的项目是在大的方面要做的每一项工作。

二、计划的标题写法

计划的标题常规写法是由单位名称、适用时间、指向事务、文种四个要素组成。如《××建 筑工程安装公司2000年工作计划》、《××大学××学院2000-2001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 划》。

除常规写法外,还有一些变通的写法。变通一方面表现在要素的省略上,一方面表现的文体 名称的变化上。

先说要素的省略。有些计划,省略单位名称,由适用时间、指向事务和文种组成,如《1999 年度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工作计划》。有的计划,省略适用时间,这在专题计划中比较常见, 如《××大学第二期教师安居工程工作计划》。

有的计划,省略单位名称和适用时间两个要素,由指向事务和文种组成,如《科研工作计划》。也有只用文种做标题的,不过这种写法因太不正规不值得提倡。

省略要素时要注意,越是基层单位的计划,省略要素的情况越普遍 ,因为涉及范围小,有些要素不说大家也明白。越是大单位的正规的计划,要素越不可省略 。

再说文种名称的变化。由于每一份计划所强调的重心各有侧重,其指挥性、约束性的强弱程 度也有较大不同,计划不一定都用本名做标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变换名称,如《 ××大学党委宣传部1999年度工作要点》、《党委中心学习组1999年理论学习安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划书

第2个回答  2021-06-27

构成计划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即目标、措施和时限。

目标是计划的前提,是计划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目标不仅告诉人们要“做什么”,而且本身就隐含着动机“为什么”。

措施则是目标的引申和具体化,是达到目标的条件和手段,是计划实施的过程,也就是“怎么做”的过程。

时限体现出计划进程,每个计划都可以按其内部关系划分为若干阶段,分别规定各阶段和总体完成的时间,这就保证计划做到统筹安排、有条不紊以及按时进行。

科学的预见性

任何计划都是对未来一段时间预期目标的确定,这种确定既要符合方针政策,又要符合发展方向,具有未来发展的预见性。所谓预见性是指计划具有前导性,是对将来一定时期内各类因素和可能性的估计和推断,如果缺乏预见性,计划就不能成立。

计划建立在调查研究、核查上一个计划的执行情况基础之上,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充分掌握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的情况和内在联系,深入洞察事物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进而对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步骤等做出正确的设想。

为了确保计划的科学性与成功率,写作前应对该项计划在数量、质量、时间、步骤、措施、内部与外部的工作条件等诸方面作出成功与不成功因素的分析,对所能达到的目标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科学的预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2-20
目标、步骤、措施
第4个回答  2015-07-09
时间(完成任务的最终期限),目标(完成何种程度算完成,最好是量化,越细责任人越清楚如何达成目标也越利于考核),责任人(谁去做,谁对最终结果负责,责任人只能是一个,否则责任除以二等于零)。简单一句话:什么时间,向什么人收取什么样的成果。至于如何做的步骤和保障措施是责任人需要思考的,不是必然要素。布置工作的人(通常是领导)只要最终的结果,至于你怎么做的他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