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温度是多少度,是零下的

如题所述

概述

简介

最低温度
绝对最低温度是在整个观测时期内的极端最低温度,它表征一个地区温度的极限。要得到比较可靠的绝对最低温度,需要相当长的观测年限(30年以上)。

绝对最低温度,又称“极端最低温度”。指历年中给定时段(如某年某月某日)内可能出现的最低温度的最低值。如月及年极端最低温度是从全月或全年各日最低温度值中挑选取出来的极值:长年某月及年极端最低温度是从历年某月和各年最低温度值中挑选出的极值。只是个理论上是可行的实际中还没有达到。

地球物质的绝对最低温度为-273.15℃,这也是物质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亦称为绝对零度.。这种温度只能接近,却无法达到,一旦到达这个温度,空气就会凝固。

-273.15℃ 绝对零度说明

绝对零度,即绝对温标的开始,是温度的最低极限,相当于-273.15℃,当达到这一温度时所有的原子和分子热运动都将停止。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绝对零度不可能通过有限的降温过程达到,所以说绝对零度是一个只能逼近而不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人类在1926年得到了0.71K的低温,1933年得到了0.27K的低温,1957年创造了0.00002K的超低温记录。利用原子核的绝热去磁方法,我们已经得到了距绝对零度只差三千万分之一度的低温,但仍不可能得到绝对零度。

如果真的有绝对零度,那么能不能检测到呢?有没有一种测量温度的仪器可以测到绝对零度而不会干扰受测的系统(受测的系统如果受到干扰原子就会运动,从而就不是绝对零度了)?确实,绝对零度无法测量,是依靠理论计算定义的。研究发现,当温度降低时,分子的平动就会变慢,那么根据实验数据外推得出,当降到某一温度时,分子的平动能为零,于是就给出了绝对零度的定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2
-273.15摄氏度

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极限低温,大约为-273.15摄氏度,用热力学温标就是0开。 如果任何物体达到了绝对零度,意味着构成它的粒子的运动停止,然而这违反了“测不准”原理,也即原子的位置和速度(为0)能被同时测到,因此是不可能达到的。
第2个回答  2013-09-12
绝对零度(absolute zero)是热力学的最低温度,但此为仅存于理论的下限值。热力学温标的单位是开尔文(K),绝对零度就是开尔文温度标定义的零点。0K约等于摄氏温标零下273.15度。物质的温度取决于其内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动能。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粒子动能越高,物质温度就越高。理论上,若粒子动能低到量子力学的最低点时,物质即达到绝对零度,不能再低。然而,绝对零度永远无法达到,只可无限逼近。因为任何空间必然存有能量和热量,也不断进行相互转换而不消失。所以绝对零度是不存在的,除非该空间自始即无任何能量热量。
第3个回答  2013-09-12
差不多零下600多度
第4个回答  2013-09-12
未解之谜,变幻莫测。
例如速度,能不能到达光速,到达了又会怎样,能不能超过,超过了又会怎样;又如温度,能不能到达绝对零度,到达了又会怎样,能不能超过,超过了又会怎样;再如时间,能不能停止,停止了又会怎样,能不能倒流,倒流了又会怎样……
人类在不断的挖掘自然奥秘,已经创造出无数在以前是无稽之谈、绝对不可能的“奇迹”,人类可以飞(坐飞机或火箭)、白银可以变成黄金(利用核反应)、在地球两端可以面对面说话(视频通话)等等,在没有发明这些科技之前,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有在数学中会出现公理、定理,因为那是不变的真理,但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学领域,是没有定理、公理的,只有定律,因为自然规律不是固定,这是因为人类不可能一次就发现所有的规律,规律是会随着人类的深入认识,而发生改变。科学是没有绝对的,今天的科学,也许到了明天就不是科学了,就会被新的科学所取代。
或许我们这辈子永远也见不到,但是我们的子孙一定能看到。

物理学中有两个地方是不可越雷池一步的,一个是光速,另一个是绝对零度。你这个设想同时越了两个雷池,真实不简单啊。不过从目前来看,你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就假设你的推论是正确的,即时间倒流可以造成负运动,那么就看能否让时间倒流了。只有超光速才能使时间倒流,但是根据狭义相对论,物体加速到光速其质量就会变成无穷大,根本不可能达到光速,何况超光速乎?
如果想找出一个能够支持你这种设想的理论,恐怕整个物理学全得颠覆。
宇宙中最冷的天体是飞镖星云,其温度低于-270℃。飞镖星云是恒星死亡前喷出的气体形成的。这些气体释放的速度很快,可达到每秒165千米,导致飞镖星云温度急剧下降。
回答补充:正常情况下,再怎么超低温也达不到绝对零度,你说对不对。而是你说的要通过负运动来超越绝对零度,没错吧。那么你如何造成负运动呢?难不成是玄乎其玄的新动力学,改变物质的微观基元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