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铜工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5
汉代青铜器产生于青铜时代的晚期,在我国青铜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体现出独特的设计思想和特征,具有卓越的科学功能,并对当今设计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汉代青铜器很多都是素纹,大部分还是铸造的,也有的花纹、铭文是用錾子雕刻的。比如汉代的鎏金杯子、奁、盒、碗等用具上的花纹,多是雕刻的。汉代以后至唐代的铜器,铸造的花纹很多,其中有打料的铜、金、银器,并且也有了大、小焊的技术。
一、西汉初期青铜器的特征
西汉初期(高祖至景帝),此时的青铜器,基本为素面。其鼎主要承自秦式,但一般三足更矮。敦盒形。壶有大小二型并存,大型壶腹下部略呈收缩之状,腹比秦壶要鼓;小型壶的腹部较瘦长,经常铸出变形螭纹。钫此时更流行,有的做得很讲究,通腹有镶嵌绿松石的三角云纹。
鍪和蒜头壶继续流行。日用器皿中,高灯多见,豆式熏炉盛行,带钩显琵琶形、棒形、琴形讲究的多做成鎏金、错金银、镶玉或绿松石。
二、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青铜器的特征
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西汉武帝至东汉章帝)是西汉青铜器最发达的时期,也是汉代青铜器新风格最终形成的时期。这时期最多见的青铜用器是鼎、壶、钫、尊、熨斗、带钩、铜镜。
灯:古代照明器具。青铜灯出现于战国时期,而盛行于汉代。最著名的当属长信宫灯了,灯的样子很多,较普通的是有圆盘,盘内有钎,盘下有柱,柱下有圈足;也有盘下作雁足状的,盘用来盛油或插烛。另有一种灯自铭为“行灯”,它圆盘边有把,盘下有三短足。青铜灯最富感染力的当属那些铸成人形、禽形、兽形、树形的艺术造型灯。
博山炉:古代焚香的器具。一般炉体作圆形,用来放香料,体下有高足,有的足还铸成人形或鸟兽形;炉盖均高而尖,雕镂成山峦形上有人物、走兽,象征海上仙山“博山”,故名“博山炉”。盛行于汉代。
樽:古代盛酒的器皿,器作圆形,直壁,有盖,腹较深,下有三兽足,旁有铺首衔环耳。
洗:盥洗用器皿。形状象盆,圆形、宽口沿,平或圆底,腹外多有铺首衔环耳,内底常用双鱼作装饰,并多铸吉语。盛行于汉晋。
耳杯:古代饮酒器。多漆制,称“羽觞”。铜质者,器作椭圆形,腹壁有二环耳。
熨斗:古式熨烫衣服的工具。形状为圆腹宽口沿,有长柄,盛行于汉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