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回是暖冬吗??

如题所述

● 国家气候中心的短期气候预测专家赵振国表示,今年秋季,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较常年偏高,呈现出暖秋的特征。人们因而猜测,自1986年以来,连续15年冬季气温偏高的现象,是否会在今年再次出现。气候专家正在努力工作,以期尽快给出答案。
● “暖冬”与“冷冬”是气候学上的概念,它们是相对于长期的气候平均值而言的。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显著高于常年,那么这一年就被称为“暖冬”。暖冬并不意味着整个冬季都温暖,气候变化通常是波动的,暖季和冷季交替出现,但暖季通常比冷季更长久,温度升高的幅度也更大。相反,便是“冷冬”。
● 暖冬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自工业化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急剧上升,全球气温也明显上升,近100年来上升了0.6°C以上。然而,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是直线上升的,而气温的上升则呈现出波动性,冷暖周期交替出现。
● 火山活动也是影响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会向高空排放大量火山灰,形成“气溶胶”层,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导致温度下降,这种现象称为“阳伞效应”。火山活动频繁时,气温容易下降;活动减少时,气温容易上升。统计显示,在暖周期中,强火山爆发的次数比冷周期少一半。80年代以来,全球大规模火山爆发明显减少,这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一个原因。
● 厄尔尼诺现象也会影响我国的冬季气候。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和降温的两种现象。它们的发生发展常常导致我国冬季气候的异常。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我国冬季温度上升,形成暖冬气候;而拉尼娜现象则使冬季温度下降,出现冷冬气候。
● 欧亚大陆冬季积雪面积的变化也是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积雪面积大有利于蒙古冷气团的发展和南下,导致我国出现冷冬气候;积雪面积小则不利于蒙古冷气团的加强,使南下入侵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减弱,容易出现暖冬。
● 冬季风的强弱也是影响我国冬季冷暖的直接原因。冬季风弱时,北方的冷气团不活跃,侵入我国的冷空气次数少,势力弱,气温偏高,容易出现暖冬。反之,冬季风强,北方的冷气团活跃,侵入我国的冷空气次数多,势力强,气温偏低,容易出现冷冬。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也会影响我国冬季的冷暖。副热带高压位于我国东南部,是一个暖性高气压。它对我国冬季的冷暖有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副热带高压强大时,有利于南方温暖气流向我国输送,容易出现暖冬;副热带高压较弱时,不利于南方温暖气流向我国输送,我国冬季温度往往偏低,出现冷冬。
● 自1986年以来,我国连续15年出现暖冬气候。这次暖冬的特点有:空间分布上,北半球比南半球增暖明显,我国北方增暖明显,南方不明显,西南等地甚至在变冷;季节变化上,冬季增暖最明显,秋季、春季次之,夏季增暖趋势尚不明显;日变化上,最低气温即夜间气温升高明显,最高气温即白天气温升高不显著;与历史时期比较,20世纪最暖的40年代,连续暖冬最长为8年,而这次已持续15年,是20世纪少见的。
● 暖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短期内,暖冬对节约能源、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建设以及人们的户外作业都是有利的。然而,暖冬也有不利的一面,如促使小麦旺长,抗寒能力降低,春季低温容易受冻害;暖冬还会使病虫害滋生蔓延,需加强防治病虫害的工作;暖冬气温高,蒸发量加大,使干旱加剧,对冬小麦生长和春播春耕不利,需加强抗旱保墒工作;暖干天气加上多大风,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必须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 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近百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海平面大约上升了10-15厘米。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没,海岸和海滩遭受侵蚀,土地盐渍化,海水倒灌,港口和海岸建筑物受损,航运、水产养殖业受影响等等。同时,还可能造成气候带移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