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党制度的意义

如题所述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重要表述,第一次从国家制度层面阐明了我国国体、政体与政党制度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由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性质所决定的。人民民主专政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政党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制度要素,从而形成了与西方政党制度相区别的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适应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要求,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服务,是我国政党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内在逻辑。

人民民主专政确切地表达了我国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内容,工人阶级的领导和广泛人民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两大基本规定性。我国政党制度必须符合这两大基本规定性的要求,才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配套,以保证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体现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由此决定我国政党制度必然不同于西方政党制度,而成为一种独创性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格局形成时期。我国政党制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按照人民民主专政国体性质的要求进行制度创造的过程。

首先,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为我国政党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人民民主专政是体现广泛人民民主的国家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人民内部的团结与合作,决定和推动了政党合作。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属于人民的范畴,是人民民主的主体之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长期存在阶级差别,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各民主党派所联系和代表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也将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多党合作的长期存在。

其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我国各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各民主党派所拥有的参政权利不是对共产党的执政权的分割和分享,而是处于辅助地位,而这种参政权利又是相对全面的,广泛体现在人大、政府、司法机关及人民政协中,具有长期稳定性,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确认和保障,不需要通过政党竞争来获取。

第三,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决定了我国政党制度的运作方式。国家政体不仅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而且也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政治发展,不同的政体,往往决定着该国政党活动的方式和程序。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采取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和议会制,这就决定了我国政党制度的运作不采取政党竞争和轮流执政方式,而采取政党合作的方式,即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与合作;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权中的合作;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协商与合作。这就形成了与西方政党制度截然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运行方式和参政党的政治参与机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政体相适应,对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也是由人民民主专政国体性质所决定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强大的政党,为中国现代化变迁提供了坚强的保证:一是引导和组织社会沿着现代化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前进和持续发展;二是保持改革和发展路线和政策的长期稳定并一以贯之地实施;三是以政治理想和共同目标凝聚社会,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和社会凝聚力,整合各种政治资源为实现现代化目标服务;四是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保证政治发展的有序展开,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地化解社会转型过程中激活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五是在全球化条件下有效地应对来自国际方面的各种风险和干扰,维护国家的统一及政治和经济安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巨大政治优势。

第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参与对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有着重要作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参与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定,其重要性在于:一是把不同社会群体政治参与的要求纳入到体制内,扩大了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二是扩大了人民民主,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民主性和开放性;三是有利于增强社会成员对我国政治制度的政治认同和主人翁责任感,增强政治体系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四是有利于扩大利益表达渠道,协调社会矛盾;五是有利于广集民智,广泛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六是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强化了体制内的监督机制,成为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纠错的重要资源。

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根本的就是按照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内在要求,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把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成为既有坚强领导、又有广泛民主,既有一致性、又有多样性,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制度,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9
1.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3.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4.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第2个回答  2008-07-06
1.最大限度地代表大多数人民利益。
2.具有较大的整合功能。
3.具有协调党际关系和互相监督的功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