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求:2007年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

2007年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三大建设推进年”为抓手,勇于创新,抢抓机遇,全县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和谐社会建设加快。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5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26.3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22.3亿元,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11705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5.7:45.6:38.7。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9%。在调查的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3%,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2.4%,衣着价格上涨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5.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6%,交通和通讯下降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升0.7%,居住类上涨3.8%。

二、农业

2007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14.3亿元,按90年不变价计算增长8.6%。其中:农业产值7.7亿元,增长10.9%;林业产值1.2亿元,增长5%;牧业产值5.1亿元,增长4.1%;渔业产值0.2亿元,下降4.2%。

全年粮食产量7.8万吨,增产4%。油料产量9083吨,增产3.3%。茶叶总产量7334吨,与上年持平。肉类总产量24624吨,增产13.2%。水产品产量1606吨,减产0.3%。蔬菜产量128882吨,增产3.8%。

全年共植树造林1013公顷,义务植树33.6万株,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5667公顷,幼林抚育实际面积5360公顷,育苗面积221公顷。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72050千瓦,比上年增长2.8%。农业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分别为2188台和392部,农用运输车1057辆。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5804吨,增加6.1%。农药使用量1299吨,增加13.3%。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680吨,增加8.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社会工业增加值22.27亿元,增长18.9%,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户,工业产值在亿元以上的有8户,同比增加3户,完成工业总产值43.09亿元,同比增长45.6%,实现工业增加值12.26亿元,同比增长31.3%;产品销售率为97.8%。

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0.98%。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07亿元,增长40.8%,实现利润3749万元,同比增长8.5%,亏损企业户数18户,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772万元。

2007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全县资质等级建筑企业6家,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789人,建筑业总产值23405万元,增长17.5%,实现利润1005万元,增长17.1%;全员劳动生产率8.39万元/人。房屋施工面积33.4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5.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47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691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7238万元,同比增长51.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796万元,同比增长34.5%;房地产投资35877万元,同比增长4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304万元,同比增长67.9%,第二产业投资121150万元,同比增长79.2%,第三产业投资222457万元,同比增长33.1%。

2007年全县房地产企业完成开发投资35877万元,同比增长47.1%。在建商品房施工面积3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5%。房地产投资提升了县城品位,改善了城区人居环境。商品房的销售良好,年末空置面积2.2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42.1%。

五、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1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县级零售额77827万元,增长19.7%,县以下零售额101314万元,增长15.8%。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49654万元,增长16.5%,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965万元,增长22.4%,其他实现零售额522万元,增长32.2%。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216万美元,下降15%。其中出口总值2169万美元,增长2%。

招商引资工作卓有成效。2007年新引进内资项目共126个,协议投资26亿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7.3亿元,同比增长44.2%,全年利用外资887万美元(含捐赠款),同比增长18.8%。

旅游经济再创历史新高。2007年以资源整合和创新营销为抓手,继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之后,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顺利通过4A景区评估验收,获得了“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称号。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85亿元,同比增长142.9%;旅游人数为252万人次,同比增长48.2%。其中入境接待10.7万人次,同比增长46.7%,外汇收入1639.8万美元,同比增长398.4%。

六、财政、金融

2007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8419万元,同比增长55.4%。其中,国税收入9813万元,同比增长34.8%,地税收入9321万元,同比增长20.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730万元,同比增长23%。在财政收入构成中,税收收入20427万元,同比增长24.7%,占一般预算收入73.7%。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5117万元,同比增长26.1%。一般公共服务10162万元,教育支出1223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2091万元,科学技术713万元,卫生经费支出4401万元,环境保护1133万元,交通运输4016万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8.2亿元,同比增长16.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7.6亿元,同比增长13.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4亿元,同比增长24%。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随着“科技兴县”战略的实施,我县涌现出了金马等十七家省、市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3家:国家级1家,省级1家,市级1家。国家重点新产品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个,市级高新技术产品2个。全县专利申请受理数4项,专利授权数2项。其中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百翼公司的粉状SBC造纸专用施胶剂)。歙县被评为2005—2006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2007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78.63%,小学入学率99.64%,初中入学率98.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43.4%。全县各类学校在校生总人数为68788人,下降3%。其中:普通中学30617人,增长1.7%;职业中学5008人,增长18.4%;小学24569人,下降17.5%。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1725人,小学专任教师数1969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数225人。普通中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数789人。普通中学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17.7人。

八、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4.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2007年全县完成了98个行政村84条256公里的通村水泥工程。完成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61813万吨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64362万人公里。

邮电业务有序开展。邮政业务总量2286万元,同比增长25.3%。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20多万户,互联网用户数8千多户。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有序发展。2007年全县艺术表演团体演出100场,公共图书馆年末藏书达13.8万册。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一座,卫星电视收转站75座,广播覆盖率达80%,电视覆盖率达86%。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56800户,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47050户。

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全县医院、卫生院数36家,医院、卫生院床位数936张,卫生技术人员103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06人,注册护士353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农民36.53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率87.8%。

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2007年成功举办或承办了“柔和杯”健身舞蹈、黄山市第二届业余自行车赛、“歙县职工乒乓球个人赛”、“柔和杯”环城越野大赛等活动,参加活动人数达800余人。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奖牌。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部门统计,2007年年末总人口为490990人,总户数168401户。其中,农业人口数428206人。出生人口4364人,死亡人口3359人,人口出生率8.9‰,人口自然增长率2‰。

城镇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07年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0001元,同比增长2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387元,同比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00元,同比增长17.3%。

社会保险事业稳步推进。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381人,同比增加12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482人,同比增长10.1%;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102人,同比增长4.8%,享受城镇低保人数60492人,享受农村低保人数14695人。

十一、安全生产

2007年,全县安全生产呈现健康平稳发展态势。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122起,同比下降28.9%;死亡人数26人,同比下降10.3%;受伤人数197人,同比下降24%;直接经济损失17.1万元,同比下降31.4%。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45人,同比下降18.2%。

说明:

1、本公报中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