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就是指一样东西没有什么价值,但直接放弃又舍不得。比喻事情进行下去没多大必要,就此放手又舍不得。也形容进退两难,犹豫不决,无可奈何。

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扩展资料:

出处由来

杨修才思敏捷,聪颖过人,舌辨之士,恃才放旷,得到曹操赏识器重,成为丞相曹操重臣。在发生了阔门、一盒酥、曹操梦中杀人、吴质等事件后,曹操对杨修心中已暗存芥蒂,暗暗戒备,到后来杨修暗中插手废立太子之事,引起曹操极大不满和嫉恨。

曹操在汉中战事中,以“鸡肋”罪名诛杀杨修后厚葬,赏与许多物品,以示慰藉其亲属。《三国演义》中写得详实生动,让人看不出曹操谋杀杨修的蛛丝马迹,而是秉公处置“鸡肋事件”,按律斩了杨修,严肃军纪,做得即天衣无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6
三国演义
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是三国演义里的原话,那跟我们现在说的“食之无肉弃之可惜”有啥区别?

这的“有味”可以理解成“可惜”,但语法解释的时候却不是直接等同。

杨修说这话,是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鸡肋,骨头多,肉少,吃,没什么肉,扔掉,又可惜了它的味道(骨头处味美飘香,此处的肉也别具风味)

我们在意思上,可以理解成“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翻译句子的时候却不能这样等同。

古人说道理经常是用寓言的方式来比方,翻译的时候既要明其意思,又不能随便转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7-08
这个典故在三国里指的是 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时,在有战略意义的地方被刘备占领之后发出的感慨!字面意思就是 鸡的肋骨吃起来没有肉,但若是抛弃掉,却又可惜!现在就是形容那种对自己没有多少意义的物品或事情
第3个回答  2008-07-08
直译:鸡肋,吃它没有味道,扔了吧还可惜,至于别的,你看其他人的
第4个回答  2012-04-16
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是三国演义里的。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三国志的版本。
文字上面考量的话,演义版更好一些。因为鸡排骨无论怎么做也很难吃出白开水的味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