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现代物流概念的演变过程?

如题所述

现代物流的产生,基于两种观点:一种是经济动因,即起源于人们对协调经济活动中物的相关活动,主要有运输、仓储、包装等。另一种是基于军事动因,第一次于1905年由美国少校Major Chauncey B.Baker提出: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相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积累的大量军事后勤保障理论、经验,形成和丰富了“运筹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在战后被运用到民用领域,从而促使现代“物流学”(Logistics) 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的物流定义都源自国外。1979年6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代表团第一次把物流这一概念介绍到了国内。1997年原国内贸易部产业发展司决定对物流的定义展开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6
物流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人类社会开始有产品的交换行为时就存在物流活动。关于物流的认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在人们头脑中的必然反映;
最初的物流认识来自于生产:过程的组织实践和产品销售的实际需要。早在1901年,格鲁威尔在美国政府的“工业委员会关于农场产品配送的报告%中首次讨论了影响农产:品配送的成本和影响因素,就涉及到对物流观念的问题。

101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物流是勺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问题,物资经过时间和审问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
1935午美国销售协会认为:“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和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伴随的种种活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战时供应中心采取后勤管理.随后物流观念被引入商业部门,并将其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

第二次山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进人大量生产、大量销售的时期,降低流通成本的迟求引人注目,实物分配(四)的概念更为系统化。20世纪50年代,PD的概念在日本被译为“物的流通”。随后日本著名学者平原直用“韧流”这一更为简捷的表达方式代替“物的流通”遂被广泛使用。

1981年日本综合研究所编著的《物流手册》对“物流”表述为:“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1986年美国物流协会所做的物流定义是:“以适合顾客的要求为日的,对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与其关联的信息,从产业地点到消费地点之间的流通与保管.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对费用的相对效果”朗进行计划、执行、控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高新技术发展迅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进入了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关于物流的认识正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呈现出更丰富的发展。
1996年台湾物流协会拟定物流定义是:“物流是一种物的实体流通活动的行为.在流通过程中.透过管理程序有效地结合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资讯等相关物流机能性活动以创造价值,满足顾客及社会性需求。”
1997年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完成《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征订意见稿)》,将物流定义为:“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要求,将物质资料(注: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等)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处理等活动。

1997年《物流学概论》“介绍,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在研究中,由于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认为:“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到需要者的物理性(实物性)流动,是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的经济运动。”也有人认为:“物流是物资实体物理流动过程及有关活动的总称。”“只要存在物资实体的空间位移.就存在物流。”
l998年《中国现代物流研究》〔zj指出:“物流中的’物’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物流中的’流,,指的是物理运动。这种运动也称之为位移。“
l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为了适应物流的发展重新修订了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为提高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而对其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