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中的花不在心外,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阳明先生说“花不在你的心外”定然是对的,所以心内自有乾坤,花花草草不过是心内之物而已,因为自己念及此花,此花此时方有颜色,自己若不念,此花便与心同归于寂,但是花如何开,花又如何寂灭,并不知晓。

上面这句名言出自《传习录》。据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扰动我心,却是由我来决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远是在桃花源、艳阳天。

这就是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无论怎样险恶,只要我心不动,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扩展资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

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

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在道德修养方面。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

《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的本意是说,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的善恶。

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发用流行。王阳明说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着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说,王阳明这样说是针对那些“先有乎善者”的。王阳明本人也说过:“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与黄诚甫》)四句教对人心本体的界说和理学开创人程颢的思想是一致的。程颢说:“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就是无心无情,没有先入之见。有了这种心,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四句教显然是针对才质高的人说的,一般的学生是摸不着头脑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习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1-08

<原文>:


《传习录(下券)-钱德洪录》: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译文>:


先生游览南镇的时候,有一个朋友指着岩石中的花树问先生:“(既然先生您说)天下无心外之物。那么就像这棵花树,它在山中自己盛开自己凋落,跟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呢?”

先生说:“你没有看到这棵花树的时候,它与你的心一同归于寂静。而你来看到这棵花树时,这花的颜色一下子便在你的心中明媚了起来,便可知道此花并不在你心外。”


<解释>

1.发问的人:(既然先生您说)天下无心外之物。那么就像这棵花树,它在山中自己盛开自己凋落,跟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呢?”就是典型的唯物主义: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朵花自开自落,不以我心(意识)转移,外物是就是客观存在。此时发问的物与“心外无物”的“物”不是同一个概念,发问的人也没有理解阳明心学的“物”,但是阳明心学从来不否认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存在,但是这个事物与心学的“物”不是同一概念。

2.发问的人是站在经典的客观的唯物主义的角度提问的,但是王阳明回答角度绝对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而是从(心学)哲学的角度回答了朋友的提问,所以就不难理解先生的回答。

3.首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不是阳明心学,阳明心学认为:“心”只有一个,就是良知,是天理,无私欲无私念、纯洁无比的“心”就是“良知(仁心)”。而当人产生私欲私念就会所蒙蔽的”仁心“而变成”人心“,”人心“与”仁心“本是一颗,只是”仁心“受到了蒙蔽和遮挡而变成了”人心“。如果抱着【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态度】来看阳明心学,那么肯定会错误的认为阳明心学是妥妥的“唯心主义”,这就是大错特错了

4.其次:阳明心学从来没有否认过客观的外在事和物的存在(如车、马、水等等,只不过这些都是在人的“心中”,最原本这些事物与“心”本无关系,举个例子:一个你从见过的事物,原本与“心”没有一点关系,但是当你见到它后,就会“心动”而产生一系列的“物”,这就是“心外无物”的山贴切表达。)

心外无物

王阳明的回答: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是同归于寂的。即是说,你的心和那朵花没有建立联系(以心去看它时,你的心对那朵花而言,就是寂静的,没有动。而那朵花固然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它没有和你的心建立联系,它对你的“心”而言,就是寂静的,没有动。而当你来看此花时,事情就变了。你用眼睛看此花,是受心的指使,心指使眼睛看到了花,心和花建立起了联系然后最关键的一点来了:你的“心”必须给花(客观的事物)赋予一定的价值(这就是“心”产生的“物”),这个“物”就是色、香、味等等。天地万物,必须由我们的心来赋予。你和任何东西建立联系,都会潜意识地赋予它们价值,“心”不动就不会建立联系,就不可能赋予天地万物价值,没有了价值的天地万物就不是天地万物,心动才有万物价值,不动就没有。所以心外无物。

人见到鲜花,会赋予其“色、香、味”的定义,心随之动,就会产生这些“物”一一这段“岩中花树”论,只是诠释“心外无物”的例子,它只是王阳明“心外无物”的低级解释。“心外物”理论的本源是王阳明心学的世界观“万物一体”:既然天地万物都是我身体和心灵的一部分,它们和我的心密切相关,心与万事万物自是一体,那么,哪里有心外之物?阳明心学的诸多概念、理论。诸如”“一念发动即是行””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既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警醒。"心外无物”警醒我们的是人须有”万物一体”的世界观世界观的博大决定你人生的境界同时也提醒我们少和那些无聊的事物产生联系,往往现在的人一旦产生联系,就会产生很多的“私欲和私念”,它会耗费人的精力,也会遮挡良知这颗原本纯洁无比的是一切天理的“心”。

这也就是心学的最终目的:致良知,让理明于天下。去除私欲和私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