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据的独立性?数据库系统中为什么能具有数据独立性

数据独立性是只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的依赖程度低,相互影响小。数据独立性分成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需要改变仍可以正常运行。

数据的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的依赖程度低,相互影响小。

数据独立性分成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两级:

1,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存储结构的依赖程度;

2,数据物理独立性高是指当数据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不需要修改也可以常工作。

为什么具有数据独立性的原因:

1,因为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提供数据的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之间的映像或转换功能。这种数据映像功能使得应用程序可以根据数据的逻辑结构进行设计,并且一旦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系统可以通过修改其映像来适应变化。所以数据物理结构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应用程序的正确执行。

数据库系统之所以具有较高的数据逻辑独立性,是由于数据库系统能够提供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局部逻辑结构之间的映像和转换功能。

2,这种数据映像功能使得数据库可以按数据全局逻辑结构设计,而应用程序可以按数据局部逻辑结构进行设计。这样,当全局逻辑结构中的部分数据结构改变时,即使那些与变化相关的数据局部逻辑结构受到了影响,也可以通过修改与全局逻辑结构的映像而减小其受影响的程度,使数据局部逻辑结构基本上保持不变。

扩展资料:

数据独立性概念背景:

一个数据库结构从逻辑上可以分为外部模式,内部模式和 概念模式三层。为了提高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独立性,DBMS在 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作为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征 的数据和程序的独立性正是依靠于这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

概念模式也称模式,是由数据库设计者综合所有用户数 据,并且按照一定的观点构造的对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描 述。在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中,概念模式处于中间层,一个 数据库只有一个概念模式,它既不涉及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 硬件环境也与具体的应用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无关。

外部模式 也称为子模式,子模式是用户和数据库之间的接口,是数据库 用户能看得见的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部模式也称为存储模式,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 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 有一个内部模式。内部模式是DBMS管理的最底层,它是物理存 储设备上存储数据时的物理抽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数据独立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6

数据的独立性:数据的独立性包括数据库中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应用程序相互独立,也包括数据物理结构的变化不影响数据的逻辑结构。

数据(data)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如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

或者说,数据是通过物理观察得来的事实和概念,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的地方、事件、其他对象或概念的描述。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

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二级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这种数据集合具有如下特点:尽可能不重复,以最优方式为某个特定组织的多种应用服务,其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增、删、改和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

从发展的历史看,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高级阶段,它是由文件管理系统发展起来的。


扩展资料:

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三个层次,反映了观察数据库的三种不同角度。 

(1)物理数据层。它是数据库的最内层,是物理存贮设备上实际存储的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原始数据,是用户加工的对象,由内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处理的位串、字符和字组成。 

(2)概念数据层。它是数据库的中间一层,是数据库的整体逻辑表示。指出了每个数据的逻辑定义及数据间的逻辑联系,是存贮记录的集合。

它所涉及的是数据库所有对象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它们的物理情况,是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3)逻辑数据层。它是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表示了一个或一些特定用户使用的数据集合,即逻辑记录的集合。 

数据库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映射进行转换的。数据库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共享包含所有用户可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包括用户可以用各种方式通过接口使用数据库,并提供数据共享。 

(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同文件系统相比,由于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共享,从而避免了用户各自建立应用文件。减少了大量重复数据,减少了数据冗余,维护了数据的一致性。 

(3)数据的独立性。数据的独立性包括数据库中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应用程序相互独立,也包括数据物理结构的变化不影响数据的逻辑结构。 

(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文件管理方式中,数据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不同的用户或同一用户在不同处理中其文件之间毫无关系。

利用数据库可对数据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并通过数据模型表示各种数据的组织以及数据间的联系。 

(5)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包括:

①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数据丢失、错误更新和越权使用;

②完整性控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③并发控制:使在同一时间周期内,允许对数据实现多路存取,又能防止用户之间的不正常交互作用;

④故障的发现和恢复: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时发现故障和修复故障,从而防止数据被破坏

参考资料:数据独立性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05

数据的独立性: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的依赖程度低,相互影响小。

数据独立性分成物理数据独立性逻辑数据独立性两级。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存储结构的依赖程度。数据物理独立性高是指当数据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不需要修改也可以常工作。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全局逻辑结构的依赖程度。数据逻辑独立性高是指当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全局逻辑结构改变时,它们对应的应用程序不需要改变仍可以正常运行。 

为什么具有数据独立性的原因:

因为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提供数据的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之间的映像或转换功能。这种数据映像功能使得应用程序可以根据数据的逻辑结构进行设计,并且一旦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系统可以通过修改其映像来适应变化。所以数据物理结构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应用程序的正确执行。     

数据库系统之所以具有较高的数据逻辑独立性,是由于数据库系统能够提供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局部逻辑结构之间的映像和转换功能。

这种数据映像功能使得数据库可以按数据全局逻辑结构设计,而应用程序可以按数据局部逻辑结构进行设计。这样,当全局逻辑结构中的部分数据结构改变时,即使那些与变化相关的数据局部逻辑结构受到了影响,也可以通过修改与全局逻辑结构的映像而减小其受影响的程度,使数据局部逻辑结构基本上保持不变。

由于数据库系统中的程序是按局部数据逻辑结构进行设计的,并且当全局数据逻辑结构变换时可以使局部数据逻辑结构基本保持不变,所以数据库系统的数据逻辑独立性高。 

第3个回答  2013-06-30
数据(data)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如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或者说,数据是通过物理观察得来的事实和概念,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的地方、事件、其他对象或概念的描述。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 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二级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这种数据集合具有如下特点:尽可能不重复,以最优方式为某个特定组织的多种应用服务,其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增、删、改和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从发展的历史看,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高级阶段,它是由文件管理系统发展起来的。

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三个层次,反映了观察数据库的三种不同角度。

(1)物理数据层。它是数据库的最内层,是物理存贮设备上实际存储的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原始数据,是用户加工的对象,由内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处理的位串、字符和字组成。

(2)概念数据层。它是数据库的中间一层,是数据库的整体逻辑表示。指出了每个数据的逻辑定义及数据间的逻辑联系,是存贮记录的集合。它所涉及的是数据库所有对象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它们的物理情况,是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3)逻辑数据层。它是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表示了一个或一些特定用户使用的数据集合,即逻辑记录的集合。

数据库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映射进行转换的。数据库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共享包含所有用户可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包括用户可以用各种方式通过接口使用数据库,并提供数据共享。

(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同文件系统相比,由于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共享,从而避免了用户各自建立应用文件。减少了大量重复数据,减少了数据冗余,维护了数据的一致性。

(3)数据的独立性。数据的独立性包括数据库中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应用程序相互独立,也包括数据物理结构的变化不影响数据的逻辑结构。

(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文件管理方式中,数据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不同的用户或同一用户在不同处理中其文件之间毫无关系。利用数据库可对数据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并通过数据模型表示各种数据的组织以及数据间的联系。

(5)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包括:①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数据丢失、错误更新和越权使用;②完整性控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③并发控制:使在同一时间周期内,允许对数据实现多路存取,又能防止用户之间的不正常交互作用;④故障的发现和恢复: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时发现故障和修复故障,从而防止数据被破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