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断亲?

如题所述

『断亲』简单直白地说就是基本上不走亲戚了,懒得(不想)跟亲戚有来往,未来的一些传统文化和习俗肯定会消失的,或者说演变成其他一种方式的存在。造成的影响也不可否认是存在的,我是90后我也不爱走亲戚,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近日,“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开始断亲了”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起广大网友热议。年轻人尤其是95后,开始了“断亲现象”。

讲真的,断亲我觉得很正常,并不是说我看不起我的亲戚们,跟他们也没有什么矛盾,就单纯的为了省事不想有联系不想来往,尬聊真的太难受了!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造成这种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发展的影响

我们毕业后基本上常年都是在外工作,有不少人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外扎根的,就算扎不下根也可以在外租房子住,一年回家也就那么十天左右的时间,在外面接触更多的是自己的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这种新社交体系已经成为了当代人的主体社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可能亲戚在哪我就跟着去哪吧,这样的话别人还不想跟我做亲戚了呢!以为我是吸血鬼……绝大多数人都是会在自己所处的圈子中开始一个新的社交圈,至于亲戚,只是有着某种剪不掉又理还乱的“挂名头衔”而已。

2、摒弃传统思想

在过去的数千年里,传统大家庭一直是中国社会最基础的组织构架。老一辈的人最看重的多子多福,也特别注重于亲戚间的往来,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式大家庭正在逐渐解体,分裂为一个个更小的单元,更为独立自主、重视私域空间、强调自我价值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现在年轻人“断亲”,也不是无情割裂,而是在适应、寻找这个时代亲情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3、网络发达

现在手机和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一个人哪怕宅在家里都不会觉得无聊,想跟谁聊天直接微信发过去就行了,我可以找朋友聊,找父母聊,再不济微信摇一摇找个陌生人聊天,也总比找亲戚聊天好,跟亲戚聊天又不好结束话题,强行聊天比让我去早八还难受,都能抠出三室一厅了。


当然我以上说的这些都只是常见的三个点而已,其中还掺杂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有些传统文化、习俗在时间的推移下也会慢慢消失,造成的影响有好有坏,发表下我自己的见解:

⭕影响一:追求自主生活,注重个人选择

不愿意随份子钱、不要彩礼嫁妆、不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些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习俗已经在逐渐减弱了,按照传统观念来说,家庭和亲戚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老一辈要努力去维持的,那我们个人的平等和自由也会受到限制。

如果你不去在意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而更注重自己内心的选择,那个人的自由、平等也可以得到保障,换句话说,你可以更自在。从这方面看,这个影响是积极的。

⭕影响二:亲情冷漠

任何关系都是要相互去维系才能长久保持下去的,开始断亲也就意味着你不想跟亲戚有来往,久而久之关系就会变得很淡甚至你和对方都会当作没有了这个亲戚,在亲情这一方面,感情会变得比较冷漠,从而导致家庭关系变得疏远。

⭕影响三:社区关系的改变

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过去比较依赖于亲人/亲戚之间的帮扶,但随着断亲现象的持续发展,会改变传统的社区关系,寻求一种新的社区关系。

俗话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多数人更愿意花时间和三观一致、有话题度的朋友联系,就会形成一个新的社交主体了,我们不再满足于血缘层面的归属感,而是热切期盼精神上的认知和爱的需求,毕竟血缘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


我不爱走亲戚社恐是一方面,还有就是跟亲戚之间没有什么话题,本来平时联系得就少,现在聚在一起不是聊工作就是聊结婚生子的事情,看似嘘寒问暖,实则“打听底细”,不管怎么聊都让人感觉浑身不自在,心里总是有点不得劲,感觉自己好像一个“假面虎”,是不得不赔笑的那种。

尤其是面对那些喜欢说教的亲戚,对方是长辈不能忤逆,要是怼了他们又会跟父母唧唧歪歪,相当烦人就是了,从心里就是不想来往……

我表姐在我工作附近买了房定居,我还是前年她来我家拜年的时候才知道的,距离很近她也邀请过我几次去她家里玩,不过我都没有去,也许也有自尊心作祟的原因吧,毕竟她事业有成,我们的思想层次就不在一方面。

要想应对断亲这种现象,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理解传统文化和习俗,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变迁,传统文化和习俗也要进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总体来说是非常难的。

其实断亲现象是现代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标志,或许更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呢?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