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人算是青年还是中年呀?

如题所述

中年。

35岁以下为青年人。

1994年以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将人口划为三个年龄段,即:零岁至14岁为少儿人口¨5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中国的划分标准是到60岁);65岁以上为老年人口

扩展资料:

青年一词的含义在全世界不同的社会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更一直在变化。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青年占全球总人口比例预计到2050年将继续下降至13.2%,届时15至44岁的青年人总数将是11.76 亿人。

参考资料:人民网-青年年龄定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5

最新年龄分段:

1)年龄在45岁以下称之为青年

2)年龄在45-59岁称之为中年

3)年龄在60-74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期

4)年龄在75-89岁为老年

5)年龄在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这五个年龄段的划分,将人类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这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影响。

1994年以前国际对人口问题通过划分标准是三个年龄段:零至14岁为少儿;15岁至64岁为劳动力人口;64岁(中国60岁)以上为老年人。

扩展资料

古代年龄划分:

古代根据男子成长过程的生理特点,以十年为单元,将人生大致分为九个阶段。分别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说来相当有趣。

始于战国,成书于秦汉的《礼记·礼上第一》记载:"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大意是说:男子十岁称幼,开始入学读书。

二十岁称弱,举冠礼后,就是成年了。三十岁称壮,可以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了。四十岁称强,即可踏入社会工作了。五十岁称艾,能入仕做官。六十岁称耆,可发号施令,指挥别人。七十岁称老,此时年岁已高,应把经验传给世人,将家业交付子孙管理了。

八十岁、九十岁称耄……百岁称期,到了这个年龄,就该有人侍奉,颐养天年了。古人之所以如此划分,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尽管这些观点,某些地方有点主观、片面,但总的来说,是符合人生规律的。

古人提倡十岁入学,今天我们规定七岁入学,尽管相差三年,但在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应该是符合现实要求的。尤其古代提出三十"有室",这和今天世界一些地方盛行的三十结婚,晚婚晚育,有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人的寿命延至七、八十岁以上。民间流传的"二十三十青少年,四十五十正当年(即壮年),六十七十满街转,八十九十不稀罕"民谣,这和"四十称强、五十称艾、六十称耆、七十称老"的提法,如出一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祖先,对人生年龄的分段,分明是极为科学和合理实用的。

在中国按年龄划分为四个年龄组,即青年组(29岁以下),中青年组(30一39岁),中年组(40-49岁)和中老年组(50岁以上)

胎儿.婴儿0-0.6,幼儿0.6-2、儿童3-6、少年7-14、青年15-35、中年36-60、老年61-,这是一般情况下的划分

一般来说,古人这样划分时间:童年是12岁以下,12岁以上称为少年总角时代.20岁弱冠,就是青年了,也有人认为18以后为青年.30而立,就进入了中年,40不惑,称为壮年.50而知天命,当然算老年了.还有60花甲,70古稀.80,90岁耄耋之年100岁颐之年... ...

传统划分

在中国按年龄划分为四个年龄组,即青年组(29岁以下),中青年组(30一39岁),中年组(40-49岁)和中老年组(50岁以上)

胎儿.婴儿0-0.6,幼儿0.6-2、儿童3-6、少年7-14、青年15-35、中年36-60、老年61-,这是一般情况下的划分

一般来说,古人这样划分时间:童年是12岁以下,12岁以上称为少年总角时代.20岁弱冠,就是青年了,也有人认为18以后为青年.30而立,就进入了中年,40不惑,称为壮年.50而知天命,当然算老年了.还有60花甲,70古稀.80,90岁耄耋之年100岁颐之年... ...

根据发展心理学划分:乳儿期0-1岁婴儿期1-2岁幼儿期2-3岁学龄前期3—6、7岁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30岁中年期30—50岁老年50岁以后

国际上通常按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对人口总体做不等距分组,分别称为少年人口,壮年人口,老年人口,以人口总数为基数计算少年人口系数,

壮年人口系数和老年人口系数,还以壮年人口数为基础计算抚养系数,即抚养系数=(少年人口+老年人口)/壮年人口,国际上还把15~24岁年龄段的人口称为青年人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年龄分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4

算是青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新的年龄分段,青年人的年龄上限已经提高到44岁,所以40岁算是青年,中年时介于青年和老年之间的年龄,一般是指45至59岁的年龄。

扩展资料:

具体界定:

1、青年与少年时期相重合的阶段为青少年;

2、满26周岁不满30周岁的,有种说法叫做“大龄青年”;

3、0周岁为婴儿;

4、1周岁-6周岁为幼儿;

5、7周岁-14周岁为儿童(与少年期重合,也可称少年儿童或少儿);

6、13周岁-19周岁为少年(也可称青少年);

7、18周岁以下在联合国儿童公约中属于儿童;

8、20周岁-39周岁为青年;

9、40周岁-59周岁为中年;

10、60周岁以上为老年(也可称晚年、暮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青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9-25

现在年满40岁至59岁的人已经远远比真正年满40岁至59岁的人年轻、小辈分的年龄差距,你们说说,还是什么中年人?
其中,出生于1961年的人,虽然今年已经满了58岁,但事实上和从前25~29岁的人年龄状貌等同一致(占70%以上的人数),就是显老的人也绝不可能会看起有58岁快要六十岁的年龄状貌,最多看起只有35~39岁的年龄状貌,特别显老的人也决不会看起超过44岁的年龄状貌极限。人的面貌五官眉目、身体结构、行动举止、眼神、说话语音这五个特征就是人的年龄主要的生理特征表现及见证依据,1961年出生的人实际年龄状貌根本就不在58岁的状态,远远比58岁年轻三十岁,大家说,他们的真实年龄还会是58岁吗?58岁只是1961年出生的人的自然年龄而已,他们的真实年龄依然是28、29岁(这三十年来情况一直如此)。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八十年代以前的时候,40岁至59岁一直是中年,但是在今年年满40~59岁的人已经远远比40~59岁年轻三十岁的差距,这种情况还叫什么中年?还怎么能够和40~59岁这个年龄的人相提并论?大家想想我说的有无道理。


请大家重新看看四十岁的人的真实年龄状貌,再看看现在年满四十岁到五十九岁的人比真正四十岁出头的人小多大的年龄差距。

四十二岁的男人(马骉在42岁的时候留影)

马骉,1917年出生,演员,1959年演的歌剧电影《刘三姐》角色陶先生,莫怀仁身边的秀才,时年42岁

出生于1941年至1945年范围的男士,才真正和42岁的男士年龄状貌等同一致,情况是这样,从三十年前到今天都一直和42岁的男人年龄状貌等同一致。

因此,1941年出生的人,真实年龄依然是48岁(从三十年前到现在都一直是48岁的中年男士),而并非78岁的老人,78岁只是他们的自然年龄而已。

我发表这些内容是提醒社会今后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请不要再笼统的判断18~29岁是青年、30~39岁是临界中年、40~59岁是中年、60~69岁是临界老年、70~89岁是普通老年、90~99岁是高龄老年、100岁以上是寿星;

2.请不要再坚持以人满了多少岁数为准就来强横武断的判断别人是相同年龄的人;

3.请不要再坚持以人的骨龄及年龄次要的生理特征为准就来强横武断的判断别人是相同年龄的面貌性格特征与身体状态并强迫别人从事相同年龄的人的生活;

4.请不要再坚持以人的骨龄及年龄次要的生理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发生的相同变化为准就来强横武断的判断从古至今人类一直都存在着相同年龄的变化。

大家了解一下,在以前,人类存在有相同年龄的变化,才岂止是表现在人的骨龄随着增加的年龄同步变化吗?才仅仅是表现在人的头发逐渐脱落变白、肌肉逐渐松弛、出现皱纹眼袋老年斑、感官神经逐渐减退、血管逐渐硬化弹性减小、血管内壁逐渐磨损越来越粗糙、血液的粘稠度增高减低、肠道内壁逐渐磨损越来越粗糙、身体逐渐增胖减瘦、身高增高缩短等这些生理因素的变化吗?

大家看看马骉四十二岁的时候,就仅仅是表现在他的头发是否变白脱落、肌肉松弛、皱纹、眼袋这些次要的生理因素吗?仅仅是表现在他的骨龄与他所满的岁数的相同点吗?仅仅表现在人的体内细胞、脏腑、感官神经的生理因素吗?

人的年龄生理因素,从古至今,一直是表现在人的五官眉目的轮廓深浅、身体结构、行动举止、站姿、坐姿、眼神、说话语音这七个特征,其它的生理因素及变化都是次要的特征表现。

在八十年代以前,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发生的相同年龄变化是表现在人的五官眉目、身体结构、言行举止、站姿、坐姿、眼神、说话语音这七个特征,但是在八十年代末到今天三十年来,尽管人的年龄在不断增加,但是人的年龄主要的生理特征并没有随着增加的年龄同步发生变化而始终保持一个年龄状貌(出生于1970年左右、1970年以前的人情况都是这样),因此,现在每个人的自然年龄已经与人实际年龄状貌相差三十岁的距离。

40岁是中年、中年人已经是三十年前、三十年前以前的事了,现在年满40岁的人还远远比40岁的人小25岁的差距,别说是现在满40岁的人,出生于1961年的人现在满了58岁都照样看起比真正40岁的人要年轻十五、六岁的差距,大家说说,现在这种情况还能够再笼统判断人的相同年龄吗?还能够再坚持以人满了多少岁数就来强横武断的判断别人是相同年龄的人吗?这种观点态度还能保证正确无误吗?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10
一般来说,古人这样划分时间:童年是12岁以下,12岁以上称为少年总角时代.20岁弱冠,就是青年了,也有人认为18以后为青年.30而立,就进入了中年,40不惑,称为壮年.50而之天命,当然算老年了.还有60花甲,70古稀. 80,90 岁 耄耋之年
100岁 颐之年...

幼年:出生到3岁吧;
童年:3~12岁吧,我觉得;
少年:15岁以下吧,虽然经常和青年联用,但我觉得过了15岁就不再是少年了
青年:12~24岁吧;
成年:法律意义上指18岁以后;
中年:40~70岁吧;
老年:70岁以上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