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名词解释

崇高论、模仿说、表现说的名词解释各是什么?网页搜索不到 麻烦告诉一下

模仿说是古希腊时人们界定艺术的普遍观点。大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艺术的本质因而是模仿的模仿,这种模仿也就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亚里士多德则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肯定了模仿它的艺术的真实性。后来艺术家还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以再现现实为宗旨的现实主义文学是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模仿说的合理在于,始终把艺术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艺术看成是再现和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因而把握到了艺术产生的源泉。然而,其根本缺陷在于,一方面它把艺术本质局限于“模仿”世界的认识论范围,而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质;另一方面它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因而未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
表现说。西方18、19世纪浪漫主义浪潮,标榜“自我表现”,冲破了“模仿说”的罗网,表现说于是兴起。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创造和表现。表现说批评模仿说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在中国,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体可划人表现说。表现说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破了把艺术仅归结为模仿、认识外在世界的局限性,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性,比模仿说更接近真理,在美学史上是一大进步。但表现说完全回避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因而依然是片面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9
从精神方面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从精神方面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客观精神方面来探讨,如柏拉图、普罗丁、黑格尔;一是从主观精神方面来探讨,如休谟、康德。
  柏拉图设定美是“单一的理念”,这“单一的理念”是一切美的根源,也是美的本质。
  普洛丁进一步把理念神秘化,称之为神明理性(理式)。这种神明理性是宇宙一切之源,也是美的根源和本质。到中世纪神学家那里,更是把这种理念直接称为“上帝”,上帝是一切美的根源和本质。
  黑格尔以他的“绝对精神”代替了理念和上帝,把美的理念视为绝对精神发展的一个环节。并提出,
“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休谟从人的审美经验中去发现美的本质。他认为,美是一种“快乐”的感觉。
  德国哲学家康德从质、量、关系与方式四个方面详尽地规定了美的本质,并表现出努力调和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矛盾的企图。
从物质方面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从物质方面寻找美的本质的哲学家,以亚里士多德、狄德罗、博克、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和谐与比例。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本质在于感性事物本身,肯定美在事物的形式、比例。
  博克认为美是能够引起人的某种经验的客体的性质,这种性质能打动人的本能,而不是引起欲念。他概括了这些性质,首先是“小”,类似的性质还有“柔滑”、“融成一片”、“娇弱”、“明亮”等等,揭示了美的感性特征。
  狄德罗提出美在关系,具体分为三种关系,相应的有三种美。第一种是实在关系和实在美。第二种是察知关系和相对美。第三种是想象关系和相对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著名的“美是生活”的观点,强调了美与现实的关系西方现当代的研究概况
  19世纪末,随着心理科学的崛起,对传统的美的形而上学的探讨转向对美作心理学的研究,建立了各派心理学美学。
  克罗齐提出,美是一种“直觉”。闵斯特堡提出,“孤立”产生美。谷鲁斯和浮龙?李提出,“内摹仿”产生美。立普斯提出,“移情”产生美。布洛提出,“距离”产生美。
  心理学美学各派都抓住审美心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开展研究,获得了很大成绩。
  然而,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研究所面临的不只是研究方式上的转换,进一步的甚至是这一问题本身的消解。这种消解的趋向在20世纪各个美学流派中都表现了出来,在分析美学中尤为突出。
2.当代中国美学家的解答
  在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是在解放后才正式开始的。5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美学问题大讨论,中心议题之一就是美的本质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构成了我国早期美学的基本学派。
  一是主观说,认为美是人的主观意识。
  二是客观说,以蔡仪为代表。他提出,美是客观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在于事物本身,与我们的意识作用无关。
  三是主客观统一说,以朱光潜为代表。他认为,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四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说,以李泽厚为代表。他首先肯定美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属性、形象、规律。它客观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社会存在是客观的,所以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美的美学含义
  第一层(种)含义是审美对象;第二层(种)含义是审美性质(素质);第三层(种)含义则是美的本质、美的根源。
美的日常含义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美”这个词,有的是在美学的含义上使用,有的则是在非美学的含义上使用。非美学含义的使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生理需要满足时的感叹和对满足生理需要的对象的肯定性评价。二是用于伦理评价,是对人的言论、行为、思想等方面符合伦理规范的一种肯定性评价与赞同。
  在美学的含义上使用“美”这个词,一般是用于审美判断或评价。
美是一种价值
  无论是在美学的含义上还是在非美学的含义上使用“美”字,都是一种评价用语,这种评价用语内在地表达着主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活动,因此,美是在这种活动中产生或形成的一种价值。这种价值是与人的审美需要相对应的价值。所以,这种价值可以称为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的层次
  各层次的审美需要的满足及其满足的程度的不同,使得审美价值具有了层次性,具有了美的、较美的、很美的、最美的等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