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恨晚,人谁道,早有轻离轻折。不是无情,都只为离合因缘难测。”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彼此见面,情趣观点相同,只觉得认识的太晚了,有谁曾经说过,早晚都会有别离,并不是无情,都只是因为一切的别离和相聚的缘分都难以预测。

选自:《念奴娇·相逢恨晚》

作者:宋代吴儆

原文:

相逢恨晚,人谁道、早有轻离轻折。不是无情,都只为、离合因缘难测。秋去云鸿,春深花絮,风雨随南北。絮飞鸿散,问谁解舀得得。

译文:

碰见的太晚了,有人曾说过,早就有轻易的离开,不是没有轻易,都是因为分别离开的姻缘难以预测。秋天过去了,春天的花渐渐掉落,在风雨中飘荡,柳絮纷飞,问谁能解开这愁苦。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

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7

意思是碰见的太晚了,有人曾说过,早就有轻易的离开,不是没有轻易,都是因为分别离开的姻缘难以预测。

出自:宋代吴儆的《念奴娇·相逢恨晚》

原文:

相逢恨晚,人谁道、早有轻离轻折。

不是无情,都只为、离合因缘难测。

秋去云鸿,春深花絮,风雨随南北。

絮飞鸿散,问谁解舀得得。

译文:

碰见的太晚了,有人曾说过,早就有轻易的离开,不是没有轻易,都是因为分别离开的姻缘难以预测。秋天过去了,春天的花渐渐掉落,在风雨中飘荡,柳絮纷飞,问谁能解开这愁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庆历二年(1042年),吴儆官拜宰相,以枢密使加平章事。第二年,以检校太尉刑部尚书同平章事,晋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

庆历四年(1044年),因撰修李宸妃墓志等事,遭孙甫、蔡襄弹劾,贬为工部尚书知颖州,后又以礼部、刑部尚书知陈州、许州。60岁时以户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节度使(今陕西西安)。

后调到河南府,官衔被转到兵部。至和元年(1054)六月,晏殊因病请求回京城医治,待病好以后,再出京任职,仁宗特意把他留下来,让他为自己讲经释义,让他五天到自己这里来一次,按宰相的规格对待他。过了一年,吴儆的病情加重了,仁宗想前去看他。

吴儆知道后就立刻派人捎信给仁宗,信中说:“我老了又重病在身,不能做事了,不值得被陛下您担心了。”不久即于至和二年正月二十八日(1055年2月27日)去世。

仁宗虽然亲自前去哀悼,但仍因没能在他卧病时来看望他感到遗憾,特地二天没有上朝。赠给吴儆司空(三公之一)兼侍中(官名,门下省长官)的官爵,赐谥号为“元献”,在碑文的首款篆写了“旧学之碑”四个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3

彼此见面,情趣观点相同,只觉得认识的太晚了,有谁曾经说过,早晚都会有别离,并不是无情,都只是因为一切的别离和相聚的缘分都难以预测。

【出处】

宋代吴儆创作的诗词,《念奴娇·相逢恨晚》。

【原文】

相逢恨晚,人谁道、早有轻离轻折。不是无情,都只为、离合因缘难测。秋去云鸿,春深花絮,风雨随南北。絮飞鸿散,问谁解舀得得。君自举远高飞,知他此去、萍梗何时息。雅阖幽窗欢笑处,回首翻成陈迹。小楷缄题,细行针线,一一重收拾。风花雪月,此生长是思忆。

【创作背景】

吴儆生来便是豪杰品质,在太学中这种性格就显露无遗。陈亮的记述颇能说明,“亮儿时闻行都有所谓太学者,四方之英才大抵萃焉。于是新安二吴以文墨妙天下。而季吴(按:吴儆)独好使酒任性,空所有当摴蒱一掷,不为后掷计,而胜负往来,辄达旦未已。遇其倦时,间引恶色自污,不揖客径寝,有倪扶一世之心。”

这种豪放的性格加上强烈的正义感,使得吴儆性情刚直,嫉恶如仇,敢作敢为。吴儆在任太学録时,当时的高宗“以逻卒廉察中外”,即派遣逻卒到各处刺探情况,相当于间谍。一日有逻卒跑到太学中窥探,被吴儆发现,太学是学子交流议论之所,风气较为自由,一旦被小人钳制,今后将不得安宁,于是吴儆不顾其是天子派遣,毅然执而笞之(当时规定,闲杂人等不得随意进入太学),从此,逻卒不敢踏进太学半步。吴儆在太学时的人品才学在当时就为其赢得声望,

【作者生平】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