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屿乡由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4

烈屿,又名"小金门",其历史可追溯至隋唐时期,岛上的先民源自中原。唐代闽观察使柳冕为安置马匹,曾在岛上红石山设立牧马寨。宋代和元代,烈屿相继发展为盐场,明代设置了巡检司,以维护地方秩序。到了清代,为了抵御倭寇侵扰,增设了防务设施。


南明时期,郑成功于1646年在烈屿的吴山会聚文武官员,派乡人林习山驻守,将此地作为反清复明的据点。传说中,烈屿与金门岛曾为一体,据说是宋朝末代皇帝昺在逃避元兵追击时,因天崩地裂而分离,烈屿因此得名"烈屿",象征着皇帝的生机与逃脱。不过,地裂之说是历史的传说,而非确凿的历史记录。


在清代中期的古契约书中,烈屿的名称尚为"裂屿",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烈屿"。独特的地理特征,如涨潮时海水从西仓口涌入,经东林湾流出,将烈屿分为南屿和北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分裂型岛屿地形。


扩展资料

烈屿乡,又称“小金门”,是福建省金门县下辖的一个乡,现由台湾当局有效管辖。烈屿位于福建省东南隅的九龙江口外、厦门湾内,金门岛西南西方,居于厦门与金门之间。除小金门本岛外,并包括大胆岛、二胆岛、复兴屿、猛虎屿、狮屿等诸小岛。距离中国大陆最近的岛屿仅约0.5公里,在战略位置上可以说是“外岛中的外岛,前线中的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