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醇亲王一家出了两个皇帝,一个摄政王,他们家有何大功?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相比明朝皇位传袭多次发生变化,清朝皇位的承袭显得十分“规矩”。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清王朝的皇位始终是父子相传,父死子继。这种现象从努尔哈赤病逝直到同治皇帝病逝为止。然而这一规则在同治十三年时被彻底打破,因为在这一年,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绝嗣而终,而继承同治皇帝皇位的是与其平辈的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而在三十四年之后,三十八岁的光绪皇帝依旧绝嗣而终,继承他的皇位的竟然也是醇亲王府中的一位王子,这位王子就是末代皇帝溥仪。那么问题来了,醇亲王府为何能够先后出了两位皇帝?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原因呢?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载淳在紫禁城养心殿内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这位清王朝历史上第一位傀儡皇帝,成为了清王朝最为短命的皇帝,也是清王朝第一位绝嗣的皇帝。作为咸丰皇帝的独子,同治皇帝的绝嗣就意味着新皇帝已经不可能再是皇子的身份。

最终,经过两宫皇太后的的权衡,醇亲王奕譞之子,年仅四岁的载湉被过继给咸丰皇帝为嗣子,继承了同治皇帝留下皇位,这就是历史上的光绪皇帝。然而历史仿佛和这个千疮百孔的帝国开了个大玩笑,因为同治皇帝去世时因无子而导致的尴尬在三十四年后光绪皇帝病逝后再次上演。

更为巧合的是,继承光绪皇帝皇位的,仍然是一位醇亲王府的王子,这位王子当时的年龄甚至比光绪皇帝登基时还小,只有不到三岁,他叫做溥仪。清朝最后两位皇帝,都出自醇亲王府,实际上这并非巧合,而是慈禧太后的有意安排,虽然光绪和宣统两位皇帝并非当时继承皇位的的首要人选,但是慈禧太后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因此将这两位本不符合继位条件的孩童立为皇帝,这也注定了腐朽的清王朝最终的的命运。

醇亲王府之所以能够接连出现两位皇帝,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醇亲王奕譞与皇家亲近的血缘关系,这是光绪、宣统两位皇帝能够入选的决定性因素。醇亲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其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咸丰皇帝与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第二个原因是醇亲王家族与慈禧太后娘家叶赫那拉家族的亲缘关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醇亲王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这位叶赫那拉婉贞就是光绪皇帝的生母,因此,从咸丰皇帝那边来讲,慈禧太后是光绪皇帝的伯母,如果从其母婉贞这边来论,慈禧太后是光绪皇帝的姨娘。如此亲近的血缘关系,纵观当时的朝野上下,并没有第二个人具备。

溥仪之所以能够继承皇位,除了拥有与光绪皇帝相同的理由之外, 溥仪生母的身份则不能不提,溥仪的生母为瓜尔佳幼兰,她是慈禧太后的干女儿,而她的生父则是慈禧太后的宠臣瓜尔佳荣禄。从光绪皇帝和宣统皇帝的身份我们不难看出,慈禧太后为清帝国选择皇帝,并非择优而立,而是将自己的个人私欲置于王朝的利益至上。

与才华出众,能力非凡的恭亲王奕䜣相比,醇亲王奕譞无论能力才华还是正是谋略都远远不及恭亲王奕䜣,历史上对于奕譞的记载大多数认为其性格懦弱。然而在慈禧太后的眼中,她宁肯重用奕譞,也不愿意重用奕䜣,因为奕譞有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听话。他既没有政治野心,也没有政治才华,因此他能够做的,就是秉承慈禧太后的旨意,去照本宣科的执行。

在同治光绪两朝的几十年间,醇亲王奕譞可谓谨小慎微,尤其是在光绪年间,他并没有以皇帝生父自居,而是更加地低调谨慎。这样的表现不仅让慈禧太后很满意,同时也很放心。奕譞病逝后,其子载沣承袭了醇亲王的爵位,成为了第二代醇亲王。而载沣的性格似乎也继承了其父奕譞的性格特点:谨慎低调没有政治野心而又无甚才华,这样的性格特点他让慈禧太后最终将清王朝的最高权力交给了他。被封为摄政王的载沣也成为了清王朝最后一位掌权的男性统治者。

可以说,醇亲王家族在晚清接连出现两位皇帝和一位摄政王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这样现象的背后是慈禧太后的独断专行和利欲熏心,在清王朝陷入全面危机的时期,做为王朝最高执政者的慈禧太后没有选择年长的优秀人选继承皇位,而是为了一己之利接连选择了两位咿呀学语的幼童登基,清朝注定在这样的折腾下朝着万劫不复的深渊狂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