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吴用第一次出场时,手里“擎两条铜链”,这铜链有什么用?

如题所述

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第一次出场时确实使用过两条“神秘“铜链。

许多读者对此不解,吴用作为一名教书先生,为何会随身携带两条铜链呢?他这铜链究竟是干什么用的?是教学用具还是随身武器?

在分析之前,先说出我的观点:

笔者认为,上山前,吴用是一名教书先生,上山后,吴用担任梁山泊军师,一生从事文职工作,给人的感觉,活脱脱的一个弱不禁风的秀才形象。

但书中却并未标注其不懂武艺,相反,根据一些细节分析,吴用对武艺也颇有研究,只不过不如其智囊的光芒亮眼而已。

——这两条铜链便是其行走江湖时的随身武器,而且很可能是暗器之类!

为何说吴用懂武功?

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若论武艺高强,当然首推卢俊义、五虎将、八骠骑以及步军十大头领与水军八大头领等人。

吴用、宋江之流,向来给人的留下的印象都是“文人墨客”形象。特别是吴用,羽扇纶巾、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全身上下一副秀才样打扮,很难将其与练武之人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这是个误区,宋江、吴用虽不是顶级高手,但武艺至少能排在梁山泊中游位置。

以宋江为例,虽然上前后,宋江几乎很少展示自身武艺【唯有躲穆春的时候露了一手!】,书中却明明说道:“原来宋江是个好汉,只爱学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

试想一下,一个正值壮年的正常男子,竟然将练武看得比女人更重要,这种人,我认为说他是“武痴“恐怕都不为过。

而且宋江还是孔明、孔亮兄弟的师傅。书中明确交代,由他点拨二人武艺。

宋江之武艺应在孔家兄弟之上。

我们再看吴用,说他不懂武功笔者一点都不相信。

作为一名老师,吴用并非喜好结交天下间的文人墨客,恰恰相反,他偏偏爱与晁盖之类的江湖草莽成天厮混。在吴用的交际圈中,连三阮之类的江湖豪杰亦对其敬佩不已。

比如郓城的公职人员中,吴用偏偏只跟雷横等武夫有交集,反而从未去结交大名鼎鼎的“及时雨“宋江。

其中的主要原因,不排除吴用知道宋江是一名“文吏“,不愿意结交这类人物。毕竟两人只在咫尺之隔,吴用若想结交宋江并非难事。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吴用上山前所结识的人无一不是武夫,那他自己也必定是喜好练武之人。

再说吴用的铜链!

书中,吴用的铜链一共出现两次。第一次是雷横与刘唐打斗时,吴用使铜链将二人隔开。

彼时刘唐与雷横一来一往、一撞一冲,纠缠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两人正斗得面红耳赤、难分难舍之时,吴用从暗处看了,把一对铜链往中间只一隔,立即终止了这场打斗。

话说刘唐与雷横二人均是梁山泊步军头领中的一流高手,高手之间过招,岂能轻易被他人隔开?——吴用的武艺,从这里方显露了出来。

接下来,我们再看吴用分析刘唐与雷横的这场打斗,简直就是行家话语:

这个令甥端的非凡,是好武艺。小生在篱笆里看了。这个有名惯使朴刀的雷都头,也敌不过,只办得架隔遮拦。若再斗几合,雷横必然有失性命,因此小人慌忙出来间隔了。

这段话一看就是行家嘴里说出来的,两名高手过招,在“不分胜负“的情况下,吴用竟一眼就能看出刘唐已经赢了。

而且不单看出刘唐更强,他还敢断定,再斗下去雷横必然有性命之忧。所以才用铜链将其隔开。

铜链的第二次出现,是晁盖等人事泄逃跑的时候。书中原文如下:

吴用、刘唐把这生辰纲打劫得金珠宝贝,做五六担装了,叫五六个庄客,一发吃了酒食。吴用袖了铜链,刘唐提了朴刀,监押着五七担,一行十数人,投石碣村来。

在逃跑的最危急的关头,吴用还不忘把他的铜链带上。说明这对铜链对吴用非常重要。

前句说吴用袖了“铜链“,后句又说刘唐提了“朴刀“,显然,很直观的表现出这对铜链就是吴用的武器。

另外,吴用的铜链非普通链子,而是随身装备在衣服袖子中。似乎类似于“袖箭“之类的暗器,一般情况下不会拿出来使用,紧急关头则可做到神出鬼没。

说明吴用使用铜链,应该是比较高端的操作,不类似于三脚猫功夫。

结语:

综上所述,吴用这对铜链的作用显而易见,正是其行走江湖的武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