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跪求几个这样的故事

如题所述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7
伯夷叔齐誓死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第2个回答  2013-07-07
李莲英、张作霖、韦小宝
第3个回答  2013-07-07
大赛一等奖活动
第4个回答  2013-07-07
1.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2.原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
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礼记 檀弓下》)

故事:嗟来之食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征战,老百姓不得太平,如果再加上天灾,老百姓就没法活了。这一年,齐国大旱,一连3个月没下雨,田地干裂,庄稼全死了,穷人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着一个个都要被饿死了。可是富人家里的粮仓堆得满满的,他们照旧吃香的喝辣的。

有一个富人名叫黔敖,看着穷人一个个饿得东倒西歪,他反而幸灾乐祸。他想拿出点粮食给灾民们吃,但又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他把做好的窝窝头摆在路边,施舍给过往的饥民们。每当过来一个饥民,黔敖便丢过去一个窝窝头,并且傲慢地叫着:“叫花子,给你吃吧!”有时候,过来一群人,黔敖便丢出去好几个窝头让饥民们互相争抢,黔敖在一旁嘲笑地看着他们,十分开心,觉得自己真是大恩大德的活菩萨。

这时,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过来,只见他满头乱蓬蓬的头发,衣衫褴褛,将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他一边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孔,一边摇摇晃晃地迈着步,由于几天没吃东西了,他已经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走起路来有些东倒西歪了。

黔敖看见这个饥民的模样,便特意拿了两个窝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着这个饥民大声吆喝着:“喂,过来吃!”饥民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他。黔傲又叫道:“嗟(jie),听到没有?给你吃的!”只见那饥民突然精神振作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敖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

黔敖万万没料到,饿得这样摇摇晃晃的饥民竟还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尊严,顿时满面羞惭,一时说不出话来。

本来,救济、帮助别人就应该真心实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对于善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嗟来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气的饥民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

3. 【原文·出处】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节选

相关典籍:
蜀汉谯周《古史考》:“伯夷、叔齐者,殷之末世,孤竹君之二子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野有妇人谓之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于是饿死。”(按《古史考》今不传,这里是根据清代章宗源辑本,在清代孙星衍所编《平津馆丛书》中。)

汉代刘向《列士传》:“伯夷,殷时辽东孤竹君之子也,与弟叔齐俱让其位而归于国。见武王伐纣,以为不义,遂隐于首阳之山,不食周粟,以微(薇)菜为粮。时有王糜子往难之曰:‘虽不食我周粟,而食我周木,何也?’伯夷兄弟遂绝食,七日,天遣白鹿乳之。迳由数日,叔齐腹中私曰:‘得此鹿完噉之,岂不快哉!’于是鹿知其心,不复来下。伯夷兄弟,俱饿死也。”(按《列士传》今不传,这是从《琱玉集》卷十二所引转录。《琱玉集》,辑者不详。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二十卷,现存残本二卷,在清代黎庶昌所编《古逸丛书》中。)
【译文·故事】
周武王平定了商纣王之后,天下就以周朝作为正统,但伯夷和叔齐却以此为耻,秉持自己的信念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集野菜充饥。

这段话是节选自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中的。《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了伯夷、叔齐的故事:商朝末年,孤竹国君墨胎氏,名初,字子朝。他有三个儿子,长子伯夷,第三子叔齐。子朝欲立第三子叔齐为君侯继承人。子朝死后,叔齐不愿继承君位,要把君位让给长兄伯夷。伯夷坚决不受,便逃走了。叔齐仍不肯立,也逃走了。这就是所谓的“兄弟让国”。于是国人拥立子朝的中子为君。后来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善养老,兄弟二人便西投周地。待到周境,姬昌已死,其子周武王姬发正准备统兵东伐商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说:“父亲死了不安葬,动刀动兵的,能算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弑杀君王,能算是仁吗?”周武王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周武王灭商后,成了天下的宗主,伯夷、叔齐却以归顺西周为耻,坚持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首阳山,采野菜充饥。后来便饿死了。

4.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其文风清丽,文笔洗练,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位作家。就是这样一位柔弱的书生,却有着一副铮铮傲骨,宁可失去生命也要保卫民族的尊严。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国家被日军蹂躏下的生灵涂炭,当时美军实行扶日政策,间接残害了中国百姓。北京的某教授发起联名拒绝领取美国的救济粮,联名信同样发到身在西南联合大学的朱自清手上。那时的朱自清贫病交加,根本没有金钱维持温饱,但他仅看了一眼联名信,就果断的签上了自己的大名。旁人不忍心看他继续挨饿,朱自清却正色道:“我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这种侮辱性的施舍。”不久之后,朱自清就病逝了。临终之时,还特意交代家人坚决不能领取美国的救济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