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能写却不能说?

如题所述

不知道写什么,随便抓来一个问题,就在一个小时内,把自己能想到的与这个问题相关的观点都表达出来,权当是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不必当真,只相信任何一种锻炼都是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途径。

一、

写这件事能回头打磨,也能修改,而说则不然,说出的话很难收回来重说,即便是重说了,错误的那个版本也已经被对方接受了。

我就经常会有这样的心理,写错了不怕,因为在我发布之前没人能看到,写错的字词句都可以修改,所以我在坐下来写字的时候一丁点紧张的情绪都没有。

一句话写出来,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做到通顺也便好了,关键这个过程还能允许自己无数次的卡壳,允许自己写不下去的时候停顿或中断。而反过来说话如果总是卡壳,停顿则必然会影响交流效果。

写字的速度要比说话慢,这样也更容易让大脑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反应,特别针对不常锻炼的人来说,思维速度跟不上说话速度也是常有的事。

二、

写字的时候是主动搜索自己的已知,而说话的时候却要即时综合处理不确定自己知不知道的外来信息。

我这样表达不知道对不对,比如我现在坐在这里写字,其实只是单纯的表达自己能想到的,不用处理随时随地接收到的外来信息。因为根本也没有外来信息,完全主动输出的过程大多是自己可以掌控结果的。

写什么也是可以有所准备的,一般自己能够限定一个主动表述的范围,还有主动搜索一般都会有明确的目标,进行起来就相对容易。

而如果此时我是在别人面前演说,那表达的过程中很可能是回应着对方的话题,把自己的思维限定在一个框架内,所说的观点还要围绕着自己的已知观点,我们都知道随机的不确定性是会给人带来恐惧心理的,这也成为说比写困难的原因。

三、

说话的动作本身也会影响了思考的专注度,自己的发音,自己的语气语调,甚至自己说话时候的动作幅度都可能对所说的内容产生影响,不能更专注思考也会导致表达的过程和结果不可控,让表达出来的东西不能完整,而写字则会在很大幅度上避免了这样的问题。

我比较相信写作能让人思想更深刻,语言能让人思维更灵活这样的说法。写字的时候也是深度思考的时候,这也因为大多能坐下来写字的时刻都是心灵更趋于平稳的时刻吧。

说话的时候则更需要灵活善变的表述,随时能够修正思想里出现的微小偏差,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你之前想过什么,而是当下你能把话题聚拢到你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上,否则就会被动,而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能力,所以会写不会说也是正常的。

四、

应该与一个人平时练习的方向也有关,说得多便更能说的明白,写的多便更能写的清楚。

也就是说这涉及到一个刻意练习的问题,肯在哪个方面花功夫,就会在哪个方面更有优势。一个必须常常在公众面前讲话的人,语言表达能力一定节节攀升,一个别无它长需要靠写字为生的人,写作能力一定越来越强,这也是人类生存的规则。

其实我们都知道,一棵大树既需要无限的向下扎根,也需要努力向上生长,对于写作和说话,我倒觉得很像这棵树的不同方向的成长,水分养料阳光都足够,就很可能是彼此促进的。

经过更深刻的思考,也会让表达更有依据,而表达顺畅清晰的同时,头脑也会愈加容易进入状态,随时准备好材料等着有机会说出来。

这个问题本身并无意义,借由这个问题自己进行一次思考才有意义,与对错深浅都无关,多想了一点点的这个过程很有趣。

就想到这么多,一个小时的思考愉快的结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