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创业孵化园的利弊有哪些?

如题所述

入驻创业孵化园的利是有事务代理、场地保障,政策落实、市场推广、创业指导的服务,弊是有一些人借着孵化器的名义大肆行骗。具体来说,入驻创业孵化园的利是有事务代理:能协办理变更手续,提供服务。

有场地保障:场租减免,能提供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场地、基本办公条件和后勤保障服务。有政策落实:能提供较完善的创业政策咨询,落实各项税费减免、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有市场推广:能提供战略设计、市场策划、市场营销、项目推广等服务。

有创业指导:提供创业培训指导等专业化服务。弊端是在实际过程中,很多孵化器的运营方都是半桶水,整个创业孵化器行业都是鱼龙混杂,有一些人借着孵化器的名义大肆行骗,也让很多创业者对孵化器产生不良的印象。

创业孵化器的类型

1、政策主导的孵化器

由于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政府涉及的创业孵化器更多从长期打算进行考虑,既能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又能带动当地就业。但是政府涉及的创业孵化器会存在缺乏基因、效率低下等原因。大多都是依靠政府手里廉价的场地面积,以及资金补贴维持正常运营。

在国外以政府主导的创业孵化器中,以色列的Maayan Ventures就是和政府合作的市场化孵化器兼创业孵化基金,目前已经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证券交易所上市。

2、学校主导的孵化器

现在很多重点大学内部都配套有创业孵化器,甚至有的学校还不止一个,国内大学涉足创业孵化器都是从创业大赛开始的。有的学校,例如复旦大学,很早就组织发起类似创业大赛的活动:组织团队、确定项目、准备产品、参加项目路演。

如今,很多学校在比赛之外,也拿出一些场地面积支持类创业孵化器项目,例如同济大学中芬中心。更有不少老师、历届毕业生对于早期投资很感兴趣,慢慢涉足天使投资领域。学校通过参与孵化器可以通过一些创业比赛,进行大规划的宣传自己,体现自己学校的服务和差异性。

3、地产主导的孵化器

现在随着传统住宅地产的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在自己的产品上开始寻求差异化的道路。不同包装的地产项目不断涌现,养老地产、旅游地产、科技地产。科技地产的组成有:写字楼、商铺、住宅、孵化器。住宅用于销售,客户是终端个人。

商铺用于租赁,客户包括零售、餐饮等。写字楼也是租赁,客户是一些规模稍大一点的公司。最后孵化器的目的,是补充服务整个生态中,规模稍小一点的创业公司。这样在整个生态当中,大公司、小公司、个人、配套服务就都完备了。而创业孵化器就是科技地产整体产品的一部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