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三更莫贪色”后半句是什么,为何大多数人做不到?

如题所述

俗语:“三更莫贪色”后半句是什么,为何大多数人做不到?

中国文化流传至今,有很多东西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比如我们常听老人说一些民间俗语,这些话虽然找不到具体的出处,但是却听起来很有道理,就连现在也常听家里的长辈说一些俗语,或许是对你表示关心,或许是教你如何做人,但是不管出发点是什么,目的都是为了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

比如这句“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虽然听起来简单,但真正能做到的却没有几个人。这句俗语不仅警醒众人,还告诉了我们如何做才能让身体更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吧。要想了解这句话,首先我们就应该将这句俗语中的时辰搞明白,现代人全部用了几点钟几点钟,很少有人知道三更对应的是如今的几点,虽然我们经常会说“三更半夜”这个词语,但是如果让你明确说出几点大部人却答不出来。


其实三更代表的并不是一段时间,而是一个时间点,在我国古代,人们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现在的两个钟头,而这时辰又由100个时刻组成,这其中有40个时刻就是专门属于晚上,比如我们最长听到的午时三刻就是白天的时刻中,所以晚上也有属于自己的时刻中,为了方便记忆,古人又把这40个刻钟归结为10个时间段,而在这10个时间段中刚好有五个时间点,这便是我们所说的更。



虽然在书面上一晚上有5个更,但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只把说前四个,而俗语中所说的三更对应的就是如今的23点,一说23点相信大家就会恍然大悟,那不是晚上的11点吗?没错,就是这个时间,而古人所说的“三更莫贪色”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到了晚上11点就是你该休息的时候了,不要再贪图“色”,此处的“色”除了美色之外还有别的意思,它更多的是指人们的欲望,无论是生理欲望还是心理欲望,一方面是说不要贪图男女之事,另一方面也是告诫人们不要贪图玩乐,比如现在的很多人在十二点都还很是活跃,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这些都属于“色”之列,所以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到了晚上十一点就不要进行任何的娱乐活动,因为这个时间是你该休息的时候了。



相信现在的很多人都听过猝死的新闻,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在听到的那一瞬间震惊,觉得自己一定不能熬夜,但是当这件事情过去之后,你就又开始继续熬夜,而且很多人嘴上说一定要早睡,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晚上11点正是身体各个器官排毒的时间,如果你在这个时候仍然没有睡觉,那么就会打破身体自身的规律,从而内分泌失调,造成黑眼圈,脱发,皮肤暗黄等症状。


另一句“半夜不恋食”也同样是对人体健康做出的告诫,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吃夜宵的习惯,而且还是烧烤甜点等高热量的食物,其实这是最要不得的,老祖宗早就告诫过晚上不要吃食,因为晚上进食会加重我们身体的负担,从而引起胃病,而且当我们吃完东西睡觉后,身体的器官也逐渐休息,很多食物就不能像白天那样及时消化,时间长了便会在肠胃里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对于老祖宗留下来的俗语,我们还是应该遵循才对,毕竟能流传至今足以说明它的作用,而且在古代社会中就能有这样的俗语流传,那就说明它有它的道理,所以年轻人还是要谨记这句俗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2

在这个追求速度而“速度”确实很快的时代,“资源”获取越来越便捷,而人们的生活也离“节制”越来越远。

木心曾写过这样美好的诗句: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木心诗句中“慢而美”的生活,似乎离我们太远,这是遗憾。

人忙忙碌碌一生,归根究底,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而这些“欲”中最突出的是“情”和“饮食”。

人在这两个方面对自己身体的“挥霍”与“放肆”,实则是人最大的弱点,多少帝王将相败在这两点上,大家应该也有耳闻。

我国是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大国,在心性修养上,很有一套自己的功夫。

在古代,读书人可以摇头晃脑说出一堆旁人听不大懂的道理,而书读得少的人,则能依靠一直以来口口相传的“俗语”,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承接老祖宗的“智慧”。

这是中华文化的精妙之处。

而这篇文章,颜小二将以“慢精致”为核心,和大家一起议论一个俗语,这俗语亦包含当代快节奏生活下,许多年轻人需吃透且受益无穷的智慧: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

1、老祖宗的智慧: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

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城市的夜晚也越来越亮。

生活在“不夜城”似乎成了人们的“骄傲”,但这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并不是好事。

几千年的时光中,我们养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

而夜里精神、白天昏睡,会扰乱我们身体各器官的作息,引发各种病痛。

关于这一点,老祖宗早有预见,于此提出了“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的俗语。

所谓三更,指的是当天晚上11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这个时间。

按照正常情况,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我们已经进入梦乡,而我们的肾脏将在这个时间段排毒。

如果夜里在这个时段纵情肆欲,人不仅得不到好的休息,身体的毒素排出也会受到阻碍。长此以往,人的身体状况将越来越差。

而半夜,大抵就是我们现在深夜,一般指的是零点,这个时候,是不宜摄入食物的。

一来夜里进食对我们的牙口伤害比较大;二来夜里我们的消化系统并不算活跃,会给它们造成负担;三来,食物里面的一些成分会刺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兴奋”,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老祖宗提出的“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这句话,是他们长年累月积累出来的“规律”,旨在告诫后人保持“规律作息”,以此维护身体健康。

2、俗语中的“慢精致”生活态度

中国的许多俗语中,其实渗透了很多难得的精神,这也是这些俗语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而在“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这句俗语中,留心品味,可以发现里面渗透了古人“慢精致”的生活态度。

我们知道,想要获得更多,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拉长工作时间”,于此,我们可能因为在“忙别的事”,以至于许多事情被挪到了夜里该睡觉的时候。

人的作息因此被扰乱,身体也将每况愈下。

同时,“情”和“饮食”属于人的欲,这些欲被满足的时候,其实是人发泄疲惫、压力的一种方式。

而快节奏的生活,会让我们趋于满足自己“情”和“饮食”上的欲望。

而在这些欲望被过度满足的过程中,我们的身心发展会一定程度上走下坡路。

这不是好事情。

其实,“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这句话中蕴含了古人生活准则,即“节制”。

“节制”二字中,有与当代快节奏生活中所没有的“慢精致”生活态度。

生活,因为节制和细致而有条不紊,在与现代科技之快对比下“慢”而“精致”的生活,或许可以帮助人在生活中真正获得身心和谐的愉悦。

3、写到最后:把贪图转换为节制的享受

《地藏经》曾有言:

“饮食无度之众,终得饥渴咽病报”。

在情、饮食等欲望上的“无度”,会伤人根基,让人再难贪图曾经最热爱的美食等等。

而“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这句话其实是在教我们方法:要以自制为原则,以慢精致的生活态度,将贪图转换为节制的享受,以此货真价实提高生命质量。各位觉得呢?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第2个回答  2021-02-12

“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是一句古代俗语,说的是要注意饮食及作息,大晚上的不要熬夜做爱做的事情不好好睡觉,对身体不好;大半夜的也不要暴饮暴食,对肠胃不好。但是,正如“知道这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很多人还是沉迷于酒色财气、口腹之欲,为什么大多数人做不到呢?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都是需求层次里面,最底层的生理需要,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大……

养生: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

其实这句俗语说的是古代人的养生观念:古人讲究过午不食,一天只吃两餐,个别土豪富绅有条件的,也会在夜间吃多一餐,但是还是会有“半夜不恋食”的说法,因为当夜间摄入过多的食物,身体肠胃在夜间就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对于身体不好,容易出问题。

现代我们也有类似的说法,“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早”,也是让我们尽量早点吃完晚饭,少吃或不吃宵夜。

至于“三更莫贪色”则更为直接了,古代人的作息时间比较规律,有些时期还有“宵禁”,禁止在夜间外出,而三更已经是十二点了,按照规定是必须休息了……不管是为了读书求功名,还是饮酒作乐贪图美色,熬夜都是对身体不好的行为……还不如早点睡觉,第二天才有足够的精力去处理事情……

不过,尽管有这样的俗语在,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做不到,特别是现代人熬夜成习惯,半夜一两点睡都很普遍了……十二点才从公司下班的也大有人在……

需求层次:归属最底层的生理需求,力量最大。

因为,食物、性的需要等这些需求是最底层的生理需求,每个人在满足需求的时候,都会优先考虑这些需求。就好像我们饿着肚子的时候,我们很难去考虑追求理想。所以这些底层的生理需求在被满足之前,我们是无暇考虑其他的。

哪怕是有冲突,我们优先考虑的,也是满足这些需求,追逐这些需求……因为它们对人的驱动力量太大了,在取舍选择的过程中,我们总是选择它们舍弃其他……

需要层次结构,先满足底层需求,才能有更高追求。

养生是一个人的高层次需求,不过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我们总是优先考虑食物、性等需求。

举个例子,我们明明知道熬夜不好,但是还是很多人为了两餐温饱,而努力工作,熬夜加班,为的,就是在该努力的年纪,多攒点资本,而不是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所以那么多猝死的人真的是不知道熬夜伤身吗?不是的,只是不干活就没饭吃,干饭人化身打工人,最后只剩一条魂……大多数人穷极一生,也不过是追求温饱罢了……

第3个回答  2021-02-12

首先!这句俗语包含了一个养生学的问题,如同道家说的过午不食一样,我们的老祖宗用他们独特的方式教育我们后辈,如何生活,少走弯路,所谓小话语大智慧,始终记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话的真正含义就好!!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下这句俗语的含义。

第一,三更不贪色,顾名思义就是说在三更天这个时间不要纵欲贪恋美色,这个三更古代时间是晚上23点到一点,这个是三更天,也就是子时。这个时间人体属于一个每个器官都在休息的状态也是人养护蓄精气的时间,一旦这个时间纵欲会导致第一睡眠不足第二身体机能会损伤休息不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子时是夜晚的转折处,在神话传说里记载,天分阴阳,凡事都有对立面,所以有阳间就有阴间阳间午时最盛阴间子时最阴,所以这个时间段容易会有不干净的东西,为了相冲所以人们在这个时间段尽量保持睡眠不随处走动,更不纵欲了。

第二,半夜不贪食。三更半夜这是一个相对的词语,人之所以要晚上睡觉其实就是一个身体各个机能就行休息调节,咱们民间还就行,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这就是说人在晚上属于一个静止状态所以胃部消化功能是薄弱的,所以不能吃太饱,这个半夜不贪食也是如此,尤其现在的人根本不注意这些不去注重养生保健。

最后我想说的是,身体健康最重要,多多保养少去造,阴阳天道要遵循,福禄长寿在人间。希望大家都注意养生,保重身体,感谢大家阅读!!也欢迎大家下方留言!!

三更一般是指晚上11点到凌晨一点这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是养肝胆的时间,是进入深睡眠的时间。三更时间也是子时,是阴阳交替的时间。深夜子时,阳气降低到最低点,此时阴气最旺盛。而此时行色的话,会损耗真阳之气。此时是阳气最弱,并且开始增长的时间,此时耗费阳气,就会使得阳气得不到恢复,而导致阴气过盛,从而对身体不利。

而半夜不贪食,古代人休息得早,一般来说,日息而卧,太阳落山了,就到了休息的时间。半夜起来起来吃饭,肯定会对身体不利,会休息不好,会使恢复平静的身体重新动起来。古时,也有午后不食的说法。你想想,午后就不要吃饭了,你半夜起来吃饭,是不是耗费身上的阳气,使得恢复到平静的身体,又重新动作起来。那你就别想睡觉了。身体只有安静了,才能得到养护,你一吃饭,就打破了安静,自然也就得不到养护了。

第4个回答  2021-02-11
农村的俗语老话非常多,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今天咱们不说其它的,就聊聊俗语:“一更不贪食,三更不贪色”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一更不贪食

“一更不贪食”关于还是因为古人的生活习惯,古代不像现在彻夜灯火通明,尤其是民间百姓往往在天黑之后便要就寝。在这之前百姓们大多都会在日落归家后用餐,随后大家闲聚一起谈天说地,差不多三更左右便要入睡好为次日早起做准备。所以三更作为睡眠的最佳时间,如果此时用餐无疑是犯了古人睡眠的大忌。我们今天常说的饭后不宜马上睡觉也是源于古人的智慧,因为人在睡眠的时候身体的各项机体都会相继进入缓慢的“休整”状态,但肠胃因为刚刚进入了大量食物而被迫独自“加班”,这便使得原本的平衡被打破。就好比某人长期加班,那他的状态必然和周围正常作息的人更显憔悴一样,所以古人虽然强调的是“一更”,但其实是适合任何睡前的时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更不贪色

“色”子头上一把刀,由此可见贪色肯定对身体不好。三更也就是指的半夜,半夜当然是睡觉的时候,如果三更不睡觉,还在贪色,偶尔为之也没有什么大碍,但是经常这样就会损伤人体的元气,元气不足自然就会生病,所以说三更不要贪色,早睡早起对身体好。从古代帝王身上我们不难看出,贪色产生的严重后果,不但会误国误民,很多帝王贪色太多连命都丢了。

总结:俗语“一更不贪食,三更不贪色”,意思就是说晚上不要吃得太多,半夜早点睡觉,这样有利于人体健康。

这句俗语,就科学而言,也是十分有道理的。遗憾的是现代人,喜欢熬夜,半夜进食的年轻人特别多,这对身体的伤害不言而喻,为什么现在各种怪病患者趋于年轻化,与年轻人没有管好自己的嘴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