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懦弱胆小不自信怎么办?

如题所述

1.多制造和小伙伴接触的机会

小孩子都是天真的,在安全的环境,父母不要老把孩子圈在自己的身边,应该多让孩子接触同龄人,养成喜欢和别人玩耍的习惯,通过交往让孩子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和好处,这样孩子才能够在将来与人相处的更融洽。

2.减轻孩子的恐惧心理

帮助孩子改掉胆小的心理,首要从孩子的内心做出改变。比如孩子害怕闪电、打雷,是因为不懂它其中的原理,父母可以给孩子讲它是怎么产生的,孩子知道真相,也就不会觉得有那么可怕了。不论遇到什么事,站在孩子内心恐惧的角度出发,相信孩子可以跨越内心的那道门槛。

3.父母要多鼓励、少打击

孩子年龄小,不懂的还有很多,怕事、不敢面对是正常的,如果孩子懦弱、胆小,一定要不用恶语去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样会打击孩子的勇气和信心,孩子更容易养成自卑心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积极的正面鼓励孩子,身后有父母的支持才会有信心去面对。

4.让孩子提前熟悉模式环境

比如孩子怕黑这一问题,就有可能是对环境不熟悉,或者莫名对黑暗产生恐惧。这时,父母可以带孩子去熟悉自己房间,每个角落都是安全的,适应环境,并且让孩子明白,黑暗只是没有了光亮,其实身边的一切都没有改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0-03
可以给你的孩子看看或者说说以下内容:
一、懦弱
悦纳:
性格懦弱的人比较不会强势,和人相处不会给人造成压力。很多性格懦弱的人都比较随和好相处。
分析:
家庭教育过于苛刻,在这种高要求、批评多的环境中产生了懦弱的性格。先天条件不足,身体疾病、身材矮小,有的也会导致不自信的性格。或者受到欺负和孤立,没有及时的情绪疏导,同样会造成懦弱自卑的特点。
懦弱的人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担心得罪人、惹得别人生气。
懦弱的性格会表现为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别人比自己要优秀。
态度:
不要瞧不起懦弱的人,不要打击他们。他们也非常需要关爱和鼓励。给他们勇气,让他们增强自信。
懦弱可以是性格上的懦弱,但仍然可以非常能干。人人都是平等的,懦弱的人也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不是只有强者才能够生存。如果每个人都是强者,这个世界就会变得不平衡、无法维持下去。
记住一点,没脾气可以,性格懦弱也罢,但一定要有原则,做人要有自己的底线。小事情可以没脾气,当威胁到你亲人的时候或关系到你尊严的时候就要强硬。
方法:
通过锻炼自己的身体,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多去经历事情、多去尝试,多去和人交往。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看到自己的能力。
学会独立。
多参加团体活动锻炼胆量。
向强者学习。
亲子教育:
1.要学会放手,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
2.不要太强势。
3.管好自己的情绪。
4.多鼓励,不要打骂。
5.参加户外活动和夏令营,多参加兴趣班。
6.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永远给予孩子支持和爱。
二、胆小
很多人都会面临胆小的问题,并因此感到特别困扰,它看起来并不利于我们融入社会生活和自我实现。胆小真的有那么不好吗?
其实说起来,胆小的人很多拥有细心、谨慎、思维周密的优点。虽然不能像胆子大的人那样“为所欲为”,但是胆子小也不一定是坏事。至少我们不应该把胆小作为一个问题和不应有的特质。我们不一定要要求自己胆大,先接纳才有改变。
我们为什么会胆小呢?有可能是因为遗传,也有可能是父母的过度保护的原因。但这都不是我们责怪父母的理由,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也有能力这样做。
一般来说,胆子小的人比较不会惹是生非。这是胆子小和胆子大的一个重要区别,虽然胆子大有胆子大的好处,但是胆子大的人,一旦品行不正,容易惹上麻烦。所以胆小怕事不一定是贬义词。但是不敢为自己的权益发声、害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适应性不良的胆小人群。我们要做的是正确判断一件事情的严重程度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必要时候大胆尝试去触碰所谓的“警戒线”,就是俗称的我们不惹事我们也不怕事,要就事论事。
那么我们怎么去让胆子小的特质得到缓解和改变呢?应急的方法是,可以假装对方是木偶,或者假装对方欠你的钱,这样就会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那么胆怯和紧张。要知道,别人、你面对的人,可能也是胆怯和害羞的。如果希望自己的胆小性格得到改善,可能需要我们刻意去自我锤炼,循序渐进。例如先从对着镜子练习、再到家里人面前练习,最后慢慢实现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演讲或者演出。同时,我们可以和积极外向的人交朋友,潜移默化之间,就会发生改变。
胆小不可怕,我们也不怕承认自己胆小。本身小心谨慎也会帮助我们规避很多麻烦与危机。既然是天生的性格,也不着急马上就能改变,带着胆小的个性生活,认真的过好我们的每一天。
(中医上:胆子小、易恐惧,可以点按侠白穴)
孩子胆小:
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探索新事物。
鼓励孩子自主的做一些事情,减少对孩子的干涉。
鼓励孩子经常走出去,接触一些人群。
鼓励孩子在课堂上发言、并且登上一些舞台。
给孩子选择开朗和年龄稍小的玩伴,更有助于内向、胆小的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三、不自信:
自卑的人,常常对有利条件估计不足、对困难过高估计。视成功为机遇好,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配得到、不值得被爱。严重的人,甚至会觉得自己不应该存在、不值得被尊重。
另外,自卑的人常常低估和忽视自己的优点,放大和过度关注自己的缺点。
分析: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自卑,自信的人也有自卑的时候。当然快乐的人也一样。
自卑的人会更加努力,会更好相处,不会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我们都是值得被肯定和鼓励的人,尤其是我们自己。
方法:
心理上
1.不要对自己的失败和错误耿耿于怀,允许自己有做得不完美的时候。
2.不要错误归因,减少自责。不要把偶然的失败都归结到自己的态度和能力上。
3.允许自己有缺陷、允许自己有不足,它不能决定我们的一切,也不代表我们的价值。
4.多关注自己的长处和成功的经历,并且不断自我鼓励。
行动上
1.降低过高的自我期望和要求,制定可以完成的目标。并且学会满足。
2.从小事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给予自己的成功以积极评价。
3.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4.把自信心强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向他们学习。
5.大胆地融入社交中,既暴露自己的缺陷,也彰显自己的才华。
6.通过跑步健身(养成慢跑的习惯,晨跑或夜跑。肥胖的人可以跳绳或者快步走),把自己的身体素质训练好。通过学习礼仪和阅读,提升自己的气质。
7.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例如:我可以做好,我不比其他人差。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改变对自己消极的自我评价。
8.学会变得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尽量想办法完成一些事情(例如自己策划一场旅行),不到万不得已不依赖他人。
语气和姿势的训练:
1.挺胸抬头,阔步向前。加快行走的步伐。
2.交谈过程中昂头直视对方、音量足。
3.尽量运用肯定的语气、积极的词汇。
亲子教育:
不要过度保护,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
自卑感是幼小时在家庭里就开始形成的,所以幼年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做父母的不应对子女寄以超过其实际可能的期望值,要客观地观察并承认子女的天赋条件。
培养孩子在某一领域的能力,利用孩子的优势激励孩子。
要客观地看到孩子的优缺点,孩子犯错时,不要责骂贬低孩子,更不要拿孩子跟别人有过多的比较。
减少对孩子的否定,增加鼓励和心理上的支持、沟通。
适度的夸赞和奖励孩子,对孩子的努力和优秀品质给予充分的肯定,而不只在意事情的结果。
尊重孩子的意见和主张。
第2个回答  2021-03-30
你好,孩子懦弱胆小不自信,我觉得那是父母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是父母养育出了问题,建议找擅长解决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师去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