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花影动”,用的是什么典故?

如题所述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王实甫《西厢记》的原版本是元稹的《莺莺传》。首先,相传《莺莺传》,又叫《会真记》的小说是唐代诗人元稹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而作。这个故事被后来的王实甫改编成《西厢记》的剧本从而家喻户晓。但是现在大家熟知的《西厢记》故事和《莺莺传》虽然大意相同,但是细节上也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

元稹在《莺莺传》中莺莺的一首诗是:“待月西厢下,近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在《会真记》流传开来以后,很多人注意到了故事的不完整。无数的改编者加入了自己的解释,其中最著名的《西厢记》,就试图把张生的矛盾消解。(或许作者改一字,意境大不相同)通过老夫人的要求,张生考取功名和迎娶恋人竟然成了同一件事。所有的消极力量都归于外部,人物的内在不复再有丰富激烈的矛盾。

西厢记是“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而《莺莺传》或者《会真记》则是:“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1
西厢记中的“待月西厢下,门户半面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第2个回答  2013-07-11
思念和爱慕之情
第3个回答  2013-07-11
西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