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是谁写的??

急急 急 快回啊
越快越好

谌容,原名谌德容,祖籍四川巫山,1936年生于湖北汉口。1954年考入北京俄语学院,毕业后当过俄文翻译、音乐编辑和中学教师。1975年起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万年青》、(光明与黑暗》(第一部),小说《谌容小说选》、《太子村的秘密》和《赞歌》等。其中,《人到中年)、《太子村的秘密》分获1977--1980年、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减去十岁》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中篇小说《人到中年》是谌容的代表作,问世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为谌容带来了巨大声誉。 作者以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真诚的责任感对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提示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中年知识分子问题,发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爱中年知识分子的吁请。小说既是一曲凄美的悲歌,又是一曲高昂的赞歌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陆文婷这位无私奉献,谦抑克己的中年知识分子形象。她是一名眼科医生,无职无权也无名无位,工作超负荷而待遇低下,一家四口挤住一间陋室,家徒四壁,生活过得十分清寒。但就是在这样困窘的生存条件下,陆文婷仍任劳任怨地辛勤工作。她迷醉于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报国热忱,将自己的专业与祖国的医学事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志存高远;她具有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对每一位患者都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悉心治疗,使他们重见光明;她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事业牺牲了家庭和个人的利益,即使是在生命垂危之际, 她仍在牵挂着自己的病人,而且职业角色未能压倒其天赋的母性、妻性,她对孩子和丈夫深怀歉疚之情,却唯独忘了关心自己。小说为读者刻画的是一位物质极度匮乏而精神却无比富有、平凡而又高尚的知识分子形象。陆文婷这一形象涵括了一代中年知识分子的共同遭遇,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人到中年》在艺术上也不乏新颖独到之处。

作品将陆女婷病危时恍惚中的意识活动与抢救陆文婷过程中的现实活动穿插并行,运用时序颠倒、空间跳跃的意识流手法,将传统的情节结构与意识流的心理结构有机统一,既有利于容纳高密度的社会信息,又有利于挖掘人物心灵深处的情愫,从而使小说在谋篇布局上形散神聚。同时,裴多菲的爱情诗像一曲纯真的交响乐贯穿始终,加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语言,营造了浓厚的抒情气氛,使全篇犹如东方女性温柔的叹息,显得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