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琴“焦尾琴”究竟长什么样?这个名字是如何起的?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名琴“焦尾琴”是琴的琴尾部分留有一块烧焦痕迹,所以这个名字是叫“焦尾琴”。

蔡邕的“焦尾”是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之一。《后汉书·蔡邕传》对于“焦尾琴”有着详细的描述,它说这把琴是用一块经火烧过的梧桐木制作而成的,因为琴的琴尾部有一块烧焦痕迹而得名。“焦尾琴”除了制作过程独特,其声质也很迷人悦耳。

其实细说“焦尾琴”和蔡邕你会更加感慨于“焦尾琴”的无限魅力。要知道,相传汉朝灵帝时,蔡邕因为拳拳爱民之心,多次上书直谏,不但得罪了皇帝,也惹恼了权臣,没多久被逐出朝廷。因为官场上得罪了太多人,一卸任就被追杀,为了保命,他走水路逃出了京城,来到吴地隐居。逃亡途中,蔡邕偶遇猎户,受邀到猎户家中吃饭。结果在等待热饭上桌的过程中,蔡邕听到厨房的灶膛中的烧爆声非常大,于是赶忙制止,救下了这块木头。后面重金购买,自己制作成了“焦尾琴”。不过在制作过程中,蔡邕也曾经想过要去掉烧焦的部分,可是经过精细计算如果刨去了烧焦的地方,长度就不够了。于是两相权衡之下,他选择把烧焦的作为尾部,这样既不影响弹奏,也不影响美观。甚至更具特色了。

当然除了这个版本的“焦尾琴”制作来源,还有其他的两个版本,但是我个人更喜欢这个版本的解释。后续根据考究发现,溧阳是焦尾琴故里。这一个确认对于古琴界而言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名琴“焦尾琴”根据网图来看这把琴通体是偏黑褐色的,而且琴身也很光滑,看得出来它的历任主人都很爱惜它,但在我看来也值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8

焦尾琴的琴面是红棕色调,整体发黑,琴尾有焦痕,一眼看上去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琴身长约三尺六寸五,宽度为六寸左右。这个数字也带有寓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体的形状是上方呈现拱起的弧度,看上去流畅有又幽美。下边是平直的,可以稳稳地放于桌面之上。上下琴面的对比是在象征着天圆地方。焦尾琴的闻名来源于它的身世,和绝美的音色。

蔡邕救琴

东汉时有一位文学家和音乐家名叫蔡邕,他在吴地隐居了一段时间。他本人非常精通音律,弹奏技巧很高,有人在弹琴时出现一点点的小失误蔡邕都能指出来。同时蔡邕对于制琴也很有研究,有一天蔡邕在房间里抚琴抒情时,忽然听见房东噼里啪啦烧的木材声音很清脆。一个灵感立马进入了蔡邕的脑海中,蔡邕立马认出了这是一块做琴的好木材。他以飞速冲入了房东的灶火间,不顾正在燃烧的烈火用双手把这块正在燃烧的桐木给拿了出来。

当时蔡邕的手就被烧伤了,可是他一点都不在意,对着这块燃烧过的桐木又抚又吹,爱不释手。后来他从房东那里把这块做琴的好材料买了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雕琢就形成了中国的古代名琴焦尾琴。

琴尾有焦痕

焦尾琴这个名字的起源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把琴的琴尾是有烧焦的痕迹,人们根据这个特点把它称之为焦尾琴。焦尾琴形成的过程也有一个寓意就是伯乐难求,琴尾的焦痕就是证明。当然爱琴的人每每想起焦尾琴就会感受到做事还是要果断一些,有时就要当机立断。蔡邕当年当机立断才从烈火中拯救了这把名琴,我们才得以在当今能够看到这把明琴。

第2个回答  2022-04-18
焦尾琴是用一块烧焦的木头制作而成的。当时有一个人在烧木头,当蔡邑从旁边经过时,听到烧木头的声音比较特别,于是就把这个木头抢救出来了,后来做成了一把琴。做的琴音色很美,因为它尾部烧焦了,所以就取了这个名字。
第3个回答  2022-04-18
中国古代名琴“焦尾琴”的样子真的很有趣,琴的尾端类似被烧焦了一样,所以才被称之为是“焦尾琴”,就是因为这个奇特的特点才有了这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字。
第4个回答  2022-04-18
和其他的古琴讲的是比较相似的,只不过这个琴的行为有一些烧焦的痕迹。这是由于这把琴是用一块用火烧过的梧桐木制作而成的,而在尾部的地方有一块烧焦的痕迹,就起了这样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