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民主选举的认识?高中政治题

如题所述

功能
  由民众投票选举公共权力的执掌者是迈进现代文明社会的阶梯,是确保人民成为“权力源”,实现主权在民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权力制约与监督的基础,是造就人民公仆的重要机制。民主选举的规范形式是差额选举,让选民“货比三家”;其操作平台是候选人间的公平竞争,让选民择优选择;民主选举的重要保证是维护民选结果的权威性;其组织保证是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功能。推进民主选举,也有一些认识上的问题需要解决。我以为,这里面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不应美化西方的选举,似乎只有西方国家的那种选举才算是选举。西方选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建立在多党竞争的基础上。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竞争并不意味着必须实行西方的多党制。的确,政治通常被看作一个由“一群在观点和利益方面本来很不一致的人们集体决策的过程”。从西方的观点看来,正是这些不同的观点和利益,使得代表它们的不同政党得以产生。由此推理,好像只要进行选举,就必须实行多党制。但是,这显然是把问题简单化了。考察有政党以来的政治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尽管在实行政党政治的条件下,各种利益和主张都会反映到政党身上,但政党和阶级、政党和阶层、政党和人们根据不同利益组成的集团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有时一个政党代表一个阶级,有时则代表若干个阶层和群体;反过来,有时同一个阶级内会同时出现几个政党。在政治活动中这表现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的整合,有时体现为政党之间的博弈,有时则表现为党内不同意见的协调。可见,多党制不是实行民主选举的必然归宿。 二是不能把选举当成解决民主政治全部问题的灵丹妙药。选举很重要,但选举远不是民主的全部。除了选举之外,还应当在其他方面不断探索实现民主的新的途径,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例如,民主的原则应体现在权力运作的整个过程中。选举解决的是授权问题,而授权只是民主制度运作的环节之一。公众不是选出了自己的代表者和代理人,便从此万事大吉、无事可做了。掌权者确定之后,权力进入了运作的过程。作为主人的人民有权利、也有义务积极参与这一过程。如果和“选举民主”的说法相对应,那就可以把它叫做“参与民主”。又如,民主还体现在政府决策中。权力机关进行决策时,所反映的方方面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越全面,这个决策就越科学。如果建立一种机制,使各不同社会阶级、阶层、群体及其代表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协商,使各方利益各得其所,那么,这就可以叫做“协商民主”。再如,制约权力同样需要民主。为了避免掌权者运用权力不合理,或是滥用权力,必须为公众提供足够的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的途径和渠道,这可以叫做“民主监督”。还有,整个国家的管理应当走向民主化。在世界性的公共管理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公共治理”的概念逐步为公众所认可和接受,公众的自我管理成为国家和社会管理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政治管理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大致又可以概括到“民主管理”或“民主治理”的概念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