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清静”二字本意何解?

如题所述

意即古代之善于治理天下者,没有贪欲而天下能自足,任其自然而万物能自化,心
  如深池之水那样的平静,百姓也就自然安定。《天道》篇还认为圣人之静,“非日静也
  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而更重要的是因为“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
  也”,进而将“静”视作观察和衡量天地万物的方法和标准。《淮南子·原道训》称:
  “清静者,德之至也;而柔弱者,道之要也;虚而恬愉者,万物之用也。”将“清静”
  和“柔弱”作为道德的至要。在《精神训》和《说林训》中还称“天静以清”,“水静
  则平”;《原道训》还认为“人生而静,天之性也”,都以“静”作为天地万物的规律
  和人的行为规范。由此,在阐述人主治国之术时,认为“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廉俭
  守节,则地生之财,处愚称德,则圣人为之谋”。君人之道,就是拿“处静”来约束
  自己,拿“节俭”而守纪律来约束下属。“处静”,就不会骚扰下属,“节俭”,就不
  会使民众产生怨恨的情绪。
  早期道教继承了先秦和两汉道家清静是“道”之本源的观点。《老子想尔注》认为
  “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要求“天子王公”,尽管荣华显达,被人尊奉,
  但是“务当重清静,奉行道诫”,不可妄为。对于学道的人,则“当自重精神,清静为
  本”。《太平经》中则认为天地有性,“善者致善,恶者致恶,正者致正,邪者致邪”,
  人只要能够自己“善”和“正”,就能感动天地。声称“人心端正清静,至诚感天,无
  有恶意,瑞应善物为其出。子欲重知其大信,古者大圣贤皆用心清静专一,故能致瑞应
  也。”从魏晋至唐代,“清静”一直是道士学道和修道的重要内容。葛洪《抱朴子内
  篇》称:“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将“静寂”作为学仙之法的基本要求。司
  马承祯《坐忘论》认为“心”是“一身之主,百神之帅”。学道的第一步就是“安坐收
  心离境,住无所有”,“法道安心,贵无所著”。收心的标准,就是“是非美恶,不入
  于心,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只有收心,才能“各归其根,归
  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清静经》充分发挥了《道德经》的清
  静思想,认为“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唐代以后
  道门注家对此作了充分发挥,杜光庭在《清静经注》中称:“清者,天之气也,浊者,
  地之气也。”
  又曰:“清浊者,道之别名也。学仙之人,能坚守于至道,一切万物自然归之。”
  元初道士李道纯也注曰:“清浊本一,动静不二,流虽浊而其源常清,用虽动而其体常
  静。清静久久,神与道俱,与天地为一。”《清静经》着重阐述了清静修炼的要求是
  澄心遣欲,万类皆空,“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澄其心而神自清”。杜光庭在其注本中对此也有所阐释:“遣者,去除之喻也。人能去
  其情欲,内守元和,自然心神安静,心既安静,世欲岂能生焉?”
  李道纯认为“遣欲之要”为“悠悠万事,不是空一以贯之,终归元物”,就是经文
  所述之意:“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
  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身心和万物,都被视作“空”,当然物欲即可摆脱。
  《清静经》还认为只是遣欲,还不能真正做到清静,只有“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
  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由此,修炼的“清静”,才是“真
  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这样一种“清静”得道,实
  际上就是追求一种身心精神的完全超脱,绝对自由的境界。既不为物累,也不为心累,
  不为累而累,也不为不累而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1
清净如水,静若止水之意。
第2个回答  2013-07-11
清澈,宁静
第3个回答  2021-05-29

《清静经》第02期,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作何解释呢

第4个回答  2013-07-11
清明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