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民族共同语的关系是什么

如题所述

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今天世界上,凡是充分发展了的民族,都有供这个民族全体使用的语言。无论是政府文件,还是报刊、广播、电影、文学作品、学校课本等都使用这种语言。因此,在这个社会之内,无论哪个地方的居民大多数都懂得它,至少是能读懂或听懂,以便于互相交往,这就是“民族共同语”。

此外,各地区还有该地区所通用的话,它和“民族共同语”虽然基本相同,但无论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方页都有程度不同的差别,这就叫做“方言”。“方言”是“民族共同语”在地方上的一种“变体”。

世界各国的语言都有它的方言,如英语的苏格兰方有,德语的高德方言、低德方言,法语的南部方言组和北部方言组,俄语的南北方言等等。汉语方言一般分为八个区:

  一、北方方言——包括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和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带、湖北(东南角除外)、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

  二、吴方言——江苏省的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崇明岛、江北的南通、海门等县以及上海、浙江的绝大部分。

  三、湘方言——包括湖南省和湖北省一部分。

  四、赣方言——主要地区是江西省。

  五、客家方言——散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四川、台湾等地,以广东东部和北部为主,以梅县为代表。

  六、粤方言——分布在广东中部和西南部、广西东南部,以广州为代表。

  七、闽南方言——福建南部、广东潮汕一带、海南岛部分、台湾大部,以厦门为代表。

  八、闽北方言一一福建东北地区

  方言的产生,在原始社会多半是由于集体迁徙的结果。一个部落中的一部分人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和原来部落失去联系,他们的语言也就逐渐发生变化。这种集体迁移的情况,以后也发生过。如中国广东等省的客家人,他们的故乡原在中国北方。东晋时候,由于某种原因,他们迁到遥远的南方,和北方社会失去联系,他们的语言就逐渐和北方话发生了差异。再如十八世纪以来,英国大批移民到美洲,今天美国的英语和英国本土的英语已颇不相同了。封建社会时期,经济自给自足,交通又不方便,再加上地理因素(如高山大河相隔)和政治因素(长期封建割据),社会趋向分化。这些是产生方言的主要原因。

  方言间的差别首先表现在语音上,如吴语和湘语有浊音,北方话没有浊音,学外语时遇到浊音,北方人就感到困难。再如北方方言大部分地区“丝”“诗”分得清楚,但许多方言则分不清楚,因此在学外语遇到这种区别也会发生困难。另外,粤语、闽南、客家方言中许多词以[-m]、[-p]、[-t]、[-k]收尾,而北方话、吴方言则没有。声调方面,各方言也不相同。

  词汇上的差别也很明显,例如北京叫“小孩儿”,苏州叫“小干”,长沙叫“细人子”,广州叫“细老哥”,客家话叫“大细儿”;也可以表现为同词异义,如嘉兴的“阿爹”指父亲,苏州的“阿爹”指祖父,广西博白的“阿爹”指外祖父等等。

  语法的差别不显著,但也有。如北方话和吴语说“多买几本书”,粤语和客家话则说“买多几本书”;北方话说“火车比汽车快”,粤语说“火车快过汽车”,客家话说“火车比汽车过快”。

同一方言区内,各地也不尽相同。以语音为例,虽同属北方方言,但东北各省也不分“丝”和“诗”,如分不清“四十四个西红柿”这句话;而西南地区则分不清“刘”、“牛”,如“刘郎和牛娘”。这种同一方言区内的差别,称为“次方言”。

  社会向前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发展了,交通发达了,统一的政治、经济中心出现了,民族形成了。这时候就产生了“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是以一种方言做基础的。如现代英语是以伦敦方言做基础的,德语是以南萨克森方言为基础的,俄语是以莫斯科方言做基础的,意大利语是以多斯冈省方言做基础的,法语是以法兰西岛方言做基础的,汉语是以北方方言做基础的。它们都是“民族共同语”。

汉民族的共同语,又称“普通话”。它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北方话在汉族历史上无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宋代以来,许多著名的白话文学作品都是用北方话写成的,传播极广。但并不是说,北方话(北京话、山东话、河北话、四川话等)就等于“普通话”。首先,语音要以京音为标准;语法要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词汇要去掉那些太“土”的成分。以“太阳”和“月亮”为例。“太阳”,北京、保定叫“老爷儿”,沈阳、西安、桂林叫“日头”,太原、呼和浩特叫“阳婆”……。“月亮”,保定叫“老母儿”,太原叫“月迷爷”,郑州叫“月奶奶”(或“月明”),鲁西叫“月老娘”……。尽管如此,但各地都通用‘太阳”和“月亮”。无疑“太阳”和“月亮”是“普通话”的词。

“民族共同语”形成之后,强烈地影响着各个方言,使各方言的特点逐渐消失而向它靠拢。同时,“民族共同语”也从各方言中汲取最鲜明、生动、最有生命力的成分,不断丰富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05
共同语  指一个部落或民族内部大多数成员所共同掌握和使用的语言。它是在某个区域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口语的形式逐渐形成的。这个地方通常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区,在这个基础上有了语言而后有形成方言。  现代汉语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普通话也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者的相同点:第一,都是语言分化的结果,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的体现;第二,都没有全民性特点,社会方言通行于某个阶层,地域方言通行于某个地域,当然,就地域而言,地域方言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有一定的全民性的;第三,都要使用全民语言的材料构成。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它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
汉民族共同语和各个方言都来源于上古汉语,同出一源。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2个回答  2013-07-13
中国的民族语言是由各地不同的方言组成,不同的方言有不同的特色形成中国特色的民族语言。 民族语言跟方言是不可分割的。
第3个回答  2013-07-13
咋说咋舒服,也称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