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耳性眩晕

如题所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突然头晕目眩,自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伴有恶心呕吐,甚至躺在床上不敢睁眼。这是患了美尼尔氏病。又称内耳性眩晕病,为内耳非炎症性疾病。本病以男性为多,多在中年发病,助听器验配,反复发作,手语知识,不易根除、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
内耳性眩晕又称迷路型眩晕,病变在迷路内(前庭感受器)或迷路外(前庭神经包括Scarpa)节前神经元。根据病变性质和程度可再分为以下3种:
(1)一侧迷路功能完全丧失;
(2)一侧迷路功能部分丧失;
(3)一侧迷路功能波动性减退。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因耳内膜迷路积水膨胀,压迫内耳终器所致。其发生可能与内分泌机能紊乱,学科培训,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新陈代谢障碍、病灶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大部分人认为本病是迷路的神经——血管障碍性疾病。精神创伤也可诱发本病,因此,精神调节十分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31
内耳性眩晕,又称美尼尔氏病,于1861年首先由法国学者P.Meniere氏提出。以发作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及听力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变态反应,内分泌紊乱,病毒感染、疲劳、情绪波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一定关系。目前现代西医学治疗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手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易为患者所接受。
第2个回答  2019-11-09
内耳性眩晕,又称美尼尔氏病,于1861年首先由法国学者P.Meniere氏提出。以发作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及听力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变态反应,内分泌紊乱,病毒感染、疲劳、情绪波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一定关系。目前现代西医学治疗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手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易为患者所接受。
第3个回答  2020-02-17
眩晕可分为两大类:
一为旋转性眩晕,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 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
二为一般性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的感觉为主,感到头重脚轻,具体情况可以佳医生薇 前面英文 B F T 接着 3 3 5 进行免费询问,明确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头晕是一种常见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因此,我们可将引起头晕的疾病进行分类叙述,使大家对“头晕”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1.旋转性眩晕 按其病因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
(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眩晕症。常见于梅尼埃病<曾译美尼尔病)、迷路炎、药物性眩晕(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后引起的)及前庭神经炎等。
(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2.一般性眩晕
(1)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压性眩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
(5)其它: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