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为什么被列为是省会城市?

(有人说是保定)

河北省于1966年将省会迁回保定。1967年,天津突然重新直辖。河北省会迁回保定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保定大乱,成为全国的“重灾区”,河北省委、省人委被夺权,而石家庄则相对稳定。故1968年,河北省会迁往石家庄。到70年代初,河北仍有省会迁回保定的想法,但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后,周总理批示:河北省省会不要再迁。至此,河北省省会固定于石家庄。因此石家庄被列为了省会城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7
石家庄被列为省会城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
首先,石家庄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但位于京汉线的纵横交叉点上,不仅交通运输业发达,也因为廉价的矿产资源而有了不错的工业基础。 其次,石家庄的铁路公路还能通往太行山,便于疏散和隐蔽,这在当时的特殊年代有特殊的意义。此外,石家庄人口较少,且大多是工人,能配合搬迁工作,因此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综上所述,石家庄凭借其地理位置和工业基础,以及在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性,被列为省会城市。
第2个回答  2019-06-17


省会城市出现变迁的4个省份,看当年自己是不是省会人

在建国之后,先后有4个省份的省会都出现了变化。省会是一个省的政治中心,一般是不会轻易改动的。那么,在建国之后,为何有4个省份的省会都出现了变化?其实这些省份省会变化的原因并不一样,它们为何会出现省会变化呢?

一、黑龙江省之前的省会是齐齐哈尔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省会哈尔滨。但在建国的初期,齐齐哈尔才是黑龙江省的省会。至于哈尔滨当时并不属于黑龙江省管辖,其也是省会,不过是松江省的省会。这样的情况持续到了1954年,在新一轮的行政区划整合中,黑龙江省和松江省合并。黑龙江省的管辖面积扩大,这样一来,原来的省会齐齐哈尔就有些偏远了。为了方便对全省的管理,新省会选在了哈尔滨。就这样,哈尔滨成为了黑龙江省省会,而齐齐哈尔则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

二、安徽的省会从1952年变为了合肥

安徽省的由来就是安庆与徽州合并而来的,由此可见,安庆和徽州在安徽的重要性。从乾隆时期开始,安徽的省会便是安庆。当时安庆是安徽省最大的城市。但安庆的位置过于偏南,并不利于对全省的管理。在建国之后,安徽形成了皖南行署、皖北行署两个部分。皖北行署的中心是合肥,皖南行署的中心仍是安庆。到了1952年,两个行署再次合并,新的安徽省成立。不过安徽的省会选择了合肥,但安庆至今都是安徽的经济强市。

三、郑州在1954年成为了河南省会

一直以来,河南的省会都是开封,从元朝到近代都是这样。但是在清朝末期,郑州开始逐步崛起。郑州原来叫做郑县,在京汉铁路铁路通车之后,郑州开始全面崛起。陇海线与京广线在郑州交汇以后,郑州的发展速度更快。此时的开封却丧失了水运的优势,再加上战争的破坏,这对开封的影响也很大。早在建国的初期,就有将省会迁移到郑州的计划。这一计划最终在1954年实施,1954年,河南省会从开封迁移到了郑州。

四、来回变化最后才确定了石家庄

河北省的省会一直是保定,这与河南省会开封一样长期不变。但是在50年代,河北省会从保定迁移到了天津。到了60年代,又从天津迁回了保定。两年以后,则从保定迁移到了石家庄。本来后来有再次迁回保定的计划。不过作为省会不易过分变动,再加上石家庄也是交通便利的城市。最终河北省会确定在了石家庄,不过保定依靠自己的优势,其仍是河北省地区的经济强市。总而言之,有的省会变化是因为地理位置,还有的省会变化则是因为经济地位的下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