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布局特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景点中的每组建筑都包括了若干个院落,而每一个院落又分别有几幢建筑。这种园中有园、层层嵌套的格局是圆明园的一个重要特征。


1、圆明园

圆明园在圆明三园中面积最大,占地二百公顷。圆明园原为明代一处私家园圃,圆明园历史之始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为皇四子胤禛赐园题写匾额“圆明”。

雍正初年建成牡丹台(即“镂月开云”),雍正帝即位后从雍正三年(1725年)开始大肆扩建而成,到乾隆九年(1744年),圆明园的营建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乾隆帝依照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四字题名钦定了圆明圆四十景,分别赋诗,并命画师绘画修饰,此即《圆明园图咏》。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携带的礼品陈列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在圆明园作为宫苑的百余年的时间,清帝长期园居,其中雍正帝、道光帝均崩于圆明园。圆明园可分为宫廷、九州、西北、福海和北部等五个景区。


2、长春园

长春园位于圆明园的正东,绮春园的东北,面积约为圆明园的三分之一,占地70公顷[1],1751年基本建成,1770年乾隆帝写了《长春园题句》,说明建园的目的是建造颐养之所,预备在退位之后来此入住,因此以宴游为主,没有议政的设施。


3、绮春园

绮春园位于圆明园的东南,最初为允祥赐园“交辉园”,在乾隆年间先赐给乾隆帝妻弟傅恒后改名“春和园”,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圆明园东南几个小园扩建成绮春园。

在嘉庆十四年(1809年)扩充将西部小园并入,由竹园、含晖园、西爽村以及春和园组成。绮春园的面积54.3公顷,园林规模比长春园略小。绮春园在道光年间以后主要作为太后、太妃居住之所。

圆明园被毁后,同治年间准备重修圆明园时,拟大修绮春园,并令改名万春园,后因财政拮据而作罢。后人常将绮春园称为万春园,但万春园只是为重建而命名,并没有真正出现过。



扩展资料:

现存遗迹

经过70余年的残毁后,圆明园已成荒地。目前圆明三园内有迹可考的遗址大多分布在西洋楼一带,包括海晏堂大锡海,谐奇趣、方外观残存石柱石台,大水法西洋式石门及喷水池,绮春园单孔桥,圆明园别有洞天石舫等。

现在可供游览的景点主要是绮春园、长春园和圆明园福海的残迹,重点有正觉寺、西洋楼和含经堂遗址等。正觉寺是唯一一组历经1860年和1900年两次劫难而完整留存下来的建筑物,2002年至2011年进行了复建保护工程。

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三圣殿、文殊亭、最上楼等等。圆明园九洲景区废墟已于2009年清理完毕,开放参观。

圆明园被劫掠后,园内价值连城的珍宝大量流失于海外。在欧洲各博物馆收藏有来自圆明园的藏品,如《女史箴图》(藏于大英博物馆)、《圆明园四十景图咏》(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文源阁版《四库全书》残本和瓷器、佛像、佛塔(多集中于法国枫丹白露宫)等。圆明园其他珍宝绝大多数已无可考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09
特点:众星拱月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它的东、西、南三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15
(>﹏<)(。・ω・。)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