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有哪些

如题所述

1.《示儿》南宋.陆游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白话译文:

1)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2)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2.《书愤》南宋.陆游: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白话译文:

1)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2)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3)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4)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白话译文:

1)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2)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4.《关山月》南宋.陆游:全诗每四句分为一个层次,三个层次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一边是豪门贵宅中的文武官员,莺歌燕舞,不思复国;一边是戍边战士,百无聊赖,报国无门;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诟,泪眼模糊,盼望统一。

这三个场景构成了三幅对比鲜明的图画,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白话译文:

1)与金议和的诏书已发布十五年,可笑将军们不战只是空来防边。

2)豪门府第终日沉溺于宴乐歌舞,可叹战马肥死厩房弓箭断了弦。

3)边疆戍楼的刁斗声声催下落月,可伶战士三十从军今日已白发。

4)羌笛幽怨可谁能理解战士的心?月色凄凉空照沙场战士的遗骨。

5)中原大地古来战争不断地发生,而今只能让逆胡在此传子生孙?

6)遗民忍死偷生盼望着失地收复,今夜不知有多少人流泪望月轮

5.《从军行》唐.李白以疏简传神的笔墨,叙写了唐军被困突围的英勇事迹,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边庭健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诗从侧面反映了作者欲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白话译文: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白话译文:

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

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爱国诗

    百度百科——示儿

    百度百科——书愤

    百度百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百度百科——从军行

    百度百科——关山月

    百度百科——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3

1、《春望》—杜甫【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白话释义

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2、《示儿》—陆游【宋代】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白话释义

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

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

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3、《过零丁洋》—文天祥【宋代】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白话释义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4、《出塞》—王昌龄【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曲》白话释义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军李广在这里,

绝不许胡人战马踏过阴山半步。

5、《泊秦淮》—杜牧【唐代】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白话释义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扩展资料:

爱国是炎黄子孙的不解情结,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孟子“达则兼济天下”的教诲不知影响了多少文人墨客,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告诫不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

中国是诗的大国,无数诗人慷慨激昂,感叹悲歌,或表现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如文天祥的《正气歌》;或表现誓死杀敌、为国建功的凌云壮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或表现结束战乱、迎接和平的强烈愿望,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或表现身处困境,仍心系国家的赤子情怀,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这些诗思想高尚,情感纯真,艺术性强,文质兼美,成为古代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资料:爱国诗—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7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译文: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人要死后才能盖棺定论的。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译文: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3、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译文: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4、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译文:我只希望这一生能够永远镇守边疆,报效祖国,又何必一定要活着回到玉门关呢?

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译文:我的心像一片磁针石,不指向南方,决不罢休! 

扩展资料:

1、爱国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部分。爱国是各族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

2、爱国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3、爱国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精神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什么时候团结统一,国家就强盛安宁;什么时候分裂内乱,国家就积贫积弱。千百年来的历史经验,已铭刻在中华儿女的心灵之中。团结统一始终代表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4

1、《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的“一片丹心”始终得不到报国的机会,不能不常常感到压抑和愤慨,在诗中也就表现为在激昂的基调中又鸣响着悲怆。“气如山”的雄心壮志与“空自许”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郁结在心的郁闷、失意、悲怆化做了滔滔江水狂泻而出,有着非常强的感染力。

2、《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酷爱梅花,因为它象征着气节。他的《落梅》诗说:“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梅花开时不畏严寒,落时不恋春光,来得光明,去得磊落。陆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这种高洁品格。

3、《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就题意而生发,叙写同一个月光之下,关山(边境)内外三种不同人(将军、士兵、遗民)的境遇和心态。诗歌的重点是写“壮士心”和“遗民泪”交织成的“月下之恨”,而“将军乐”则从正面揭露了造成这一千古悲剧的历史原因是“和戎”的国策。全诗以淡淡的月光涂抹了一层悲愤的时代色彩,无声地吐诉着作者心头对“和戎”国策的谴责和报国无门的憾恨。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作此诗时作者已经六十八岁,尽管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为国尽力。一个深夜,风雨交加,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诗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充分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之情。

5、《示儿》“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扩展资料:

爱国诗是诗歌题材的一种。就是把自己对祖国人民的热爱,用诗歌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诗歌题材。

爱国是炎黄子孙的不解情结,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孟子“达则兼济天下”的教诲不知影响了多少文人墨客,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告诫不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

中国是诗的大国,无数诗人慷慨激昂,感叹悲歌,或表现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如文天祥的《正气歌》;或表现誓死杀敌、为国建功的凌云壮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或表现结束战乱、迎接和平的强烈愿望,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或表现身处困境,仍心系国家的赤子情怀,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这些诗思想高尚,情感纯真,艺术性强,文质兼美,成为古代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国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6

1、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2、宋·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3、唐·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4、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5、唐·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扩展资料:

爱国之情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感情,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 在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爱国诗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