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发展方式有哪些?

如题所述

城乡建设的五个发展方式
1、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一是要规范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管理,鼓励建设绿色农房,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鼓励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加固等同步实施;二是要加强财政、金融、规划、建设等政策支持,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等;三是要实施绿色建筑统一标识制度,建立城市建筑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等数据共享机制,提升建筑能耗监测能力,推动区域建筑能效提升,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等管理服务模式,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水耗,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鼓励智能光伏与绿色建筑的融合创新发展。
2、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化水平。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档制度,普查现有基础设施,统筹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一是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补短板和更新改造专项行动以及体系化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绿色、智能、协同、安全水平;二是要加强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的城市街区建设,合理布局和建设城市公交专用道、公交场站、车船用加气加油站、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智慧停车及无障碍基础设施,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三是要加强交通噪声管控,落实城市交通设计、规划、建设和运行噪声技术要求;四是要加强城市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推进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五是要推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完善再生水、集蓄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系统,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建立污水处理系统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加快连接港区管网建设,做好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六是要统筹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及集中供热替代等,加快农村电网、天然气管网、热力管网等建设改造。
3、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一是要建立完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完善保护标准和政策法规,严格落实责任,依法问责处罚;二是要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制度,加大保护力度,做到按级施保、应保尽保;三是要完善项目审批、财政支持、社会参与等制度机制,推动历史建筑绿色化更新改造、合理利用;四是要建立保护项目维护修缮机制,保护和培养传统工匠队伍,传承传统建筑绿色营造方式。
4、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一是要开展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创建行动,推广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产业化建造方式,加强技术创新和集成,利用新技术实现精细化设计和施工;二是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重点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提升构件标准化水平,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及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的协同发展;三是要完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开展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鼓励使用综合利用产品;四是要推动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推进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师负责制及工程造价改革;五是要大力发展专业作业企业,培育职业化、专业化、技能化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5、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一是要推广节能低碳节水用品,推动太阳能、再生水等应用,鼓励使用环保再生产品和绿色设计产品,减少一次性消费品及包装用材的消耗,倡导绿色装修;二是要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系统,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理,建立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三是要科学制定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因地制宜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和绿道,全面开展人行道净化行动,重点改造提升城市步行街,优化交通出行结构,鼓励公众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等出行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