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中最后溥仪拿出蝈蝈后哪去了??

好想知道

  《末代皇帝》中最后溥仪拿出蝈蝈送给小朋友后就回家了。
  电影《末代皇帝》接近尾声之时有这样一个画面:老态龙钟、身着中山装、已经成为平民的末代皇帝溥仪再次回到紫禁城,追寻逝去的回忆。他步履蹒跚地爬上 辉煌 的御座,在当年熟悉的龙椅下居然找到了那只雕刻精美的、幼时装蝈蝈用的笼子。他深情地凝视着,顺手打开笼子,一只肥硕的蝈蝈居然从里面爬了出来。一个正好路过的、带红领巾的男孩,在背后好奇地注视着他。那只半个世纪不死的蝈蝈自然是导演的虚构,但这组镜头却形象地从侧面表现出了我国鸣虫文化的渊源流传。那只在夏末秋初之时振翅鸣叫的蝈蝈,竟然成为了导演表达末代皇帝追忆往事、伤感沧桑巨变、寄托孤独失意的小生灵。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号浩然。 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醇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氏。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末代皇帝》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尊龙,陈冲,邬君梅,彼德·奥图主演的一部传记电影。影片讲述了溥仪60年的跌宕一生。
  该片获1988年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始音乐九项大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消失了,其实这部影片讲述的就是溥仪的一生,你想想看蝈蝈为什么在那个像瓶子一样的里面?溥仪的人生又是怎样的?溥仪是伪满洲国皇帝,他是个傀儡,早期七岁登基大清就没了,他一直在紫禁城内生活从没接触过外面的世界,他很好奇。但是不自由的生活使得他想自由和不受别人限制的时候,后来日本人来了以后说让溥仪当皇帝,他当时惊喜若狂还以为真的是复兴清朝但是后来他才知道被耍了,然后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影片中蝈蝈给小男孩以后为什么消失,是因为溥仪得到了自由并且坐上了龙椅,虽然没有复兴清朝但是他的梦想至少实现了,他坐上了他的宝座。你明白了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27
朝夕相伴五千年——昆虫文化的映射虫音悠悠的寂寞
电影《末代皇帝》接近尾声之时有这样一个画面:老态龙钟、身着中山装、已经成为平民的末代皇帝溥仪再次回到紫禁城,追寻逝去的回忆。他步履蹒跚地爬上 辉煌 的御座,在当年熟悉的龙椅下居然找到了那只雕刻精美的、幼时装蝈蝈用的笼子。他深情地凝视着,顺手打开笼子,一只肥硕的蝈蝈居然从里面爬了出来。一个正好路过的、带红领巾的男孩,在背后好奇地注视着他。那只半个世纪不死的蝈蝈自然是导演的虚构,但这组镜头却形象地从侧面表现出了我国鸣虫文化的渊源流传。那只在夏末秋初之时振翅鸣叫的蝈蝈,竟然成为了导演表达末代皇帝追忆往事、伤感沧桑巨变、寄托孤独失意的小生灵。 人们常感叹秋风的萧瑟,秋日里 瑟瑟而歌 的螽斯与蟋蟀在文人墨客的眼里便成了悲秋之虫,他们闻音生情,感慨万千。 杜甫哀叹:“促织甚细微,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语句间流露出无赖与窘迫。 流沙河感慨:“ 在海峡那边唱歌/在海峡这边唱歌/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比最谐和的音响更谐和/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包含着对游子的同情。 其实关于 鸣虫的诗篇早在《楚辞》里就出现过,最盛是唐朝。杜甫那首《促织》甚至被译成了十多种文字。 不过,在不同的人耳朵里,这些鸣叫声所能激发起的联想是完全不同的。明朝一首《络纬词》就对俗名纺织娘的一种螽斯进行了一番奚落:“络纬不停声,从昏直到明。不成一丝缕,徒负织作名。……事在人为不在声,思之令人三叹息。” 从唐朝开始,人们大规模地将昆虫作为宠物饲养。《开元天宝遗事》里记载,那些虽然锦衣玉食却困守深宫的宫女嫔妃们,都喜欢喂养鸣虫, 瑟瑟的虫音 伴随她们度过了无数清冷孤寂的夜晚。在倾听“小金笼”中幽幽的虫鸣时,也许她们找到了同病相怜的慰藉。这一始于皇宫的雅好,很快被当成时尚传入民间,“庶民之家皆效之”。
第3个回答  2019-08-11
我刚看完也是一脸疑惑,忽然之间又明白了。最后的蝈蝈就是溥仪,像极了溥仪,困在牢笼里那么多年,终于可以出来了,有自由
第4个回答  2013-06-27
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回忆一生,也算首尾呼应吧,应该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