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用死威胁家长和老师的孩子应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一、共情:出现这样的问题,您一定感觉到很难理解为何孩子会如此?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应该如何去解决。
二、具体化:您可以讲一下孩子“仇恨”老师的定义是什么?认为大家对她不公平后,采取了什么“极端”的方法去发泄情绪的?
三、探讨问题的成因,并具体分析:
a 家庭关系问题:孩子极端情绪的背后,往往体现出家庭关系的问题,从关系入手解决问题会更加有效。
解决:首先,弄清“仇恨”与“极端”的定义是什么?听到家长说一些很严重的词,我们自己先不要被吓到,先问清那些严重的词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因为有很多家长在表达时候会不自然的将情况加重,其实真实情况很可能没那么恐怖。其次:仇恨老师与同学、妈妈的孩子,在家庭中几乎必然父母做过一些让孩子感到“仇恨”的事情,所以孩子才会有情绪,有抵抗心里,多探究家庭情况,不止是孩子的,也包括父母、父亲关系、甚至是隔辈老人的。再次,孩子认为父母对她不公平,则要问明原因,小孩子胜负心、竞争心比较重,我们认为的小事,对孩子来说就有可能是大事。再次,给予一些较良好的发泄情绪的办法,如:带孩子一起外出运动、一起唱歌、一起踢球、一起吃饭、一起逛游乐场,或让孩子将难过的事情找个本子记录下来,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发泄渠道。最后,这样的家庭对孩子的爱与关注肯定是不够的,引导家长多给孩子支持、鼓励与关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5

只有让孩子明白死亡的真正含义,孩子才会更加珍惜生命,而不是动不动的就拿生命来威胁父母。所以在死亡教育面前,父母不应该选择逃避,更多的反而是让自己,让孩子直面死亡教育。

·父母别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孩子想要威胁父母的绝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这个,父母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了。

压力让孩子喘不上气来。孩子才想通过自杀来抗议父母的这种行为。爱他就请给她解解压。没事的时候带孩子多去户外放松放松心情。帮孩子排解压力。

大人么总觉得孩子是最没有压力的,孩子就应该无忧无虑,但其实他们想错了。孩子的压力其实不比大人少很多的。

·平时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内心想法。利用带孩子去户外活动,去散心的时候,多和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去发现孩子内心的喜好,去观察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养成冲动型人格。

孩子性格养成是从儿时就开始不断地培养,而这个阶段父母所给的教育,以及他们所接触的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用死亡去威胁家长的话,这其实也就意味着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同时也是非常冲动的。

能够在很小的事情上面就提升到了生命这个层面,说明他们考虑问题总是不够周全,长期的这样一种习惯在以后的成长过程当中也会在他身上留下痕迹,也非常的容易让孩子不断的形成做任何事情都冲动的毛病。更别说,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哪天孩子一冲动,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也会很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1-17

    首先,孩子用死亡来威胁家长和老师的做法,是一种过激和叛逆的行为,作为家长和老师首先要静下心来反思自己曾经的教育方式是否有不合适的地方,哪里需要改进,才可以和孩子顺利沟通,让孩子走入正确的轨道;

    既然孩子行为偏激,就尽量尊重孩子,先满足孩子的一些愿望,允许其慢慢改变,尤其是家长要时刻默默关注孩子的行为,防止被不良的社会青年影响;

    如果家长没有更好的教育之法,就要把孩子横下心来,把孩子送到某些擅长教育孩子的私校进行管理,如果真的顽固不化,可以送往某些武术学校由专门的教练给予教导纠正;

    毕竟,孩子的任性偏激,和家庭教育的纵容或忽视脱不了关系,所以,作为家长对待孩子要懂得冷静理智地教育,要经常关注和向他人学习教育之法,才可以应变这个变化着的教育大环境,从而更好地让自己的孩子收益。

第3个回答  2013-06-18
他不敢死的。但当时不要逼他。 这种孩子说实在的,性格都是在周围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什么环境呢?家庭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 对孩子,要尊重。你尊重他,他才会尊重你。还要理解,当然,是互相理解。不能溺爱。 这种情况发生,当时什么都好,回头慢慢算。你既然连死都想了,那你可以离开了。自己去养活自己吧。或者,这里允许你再住2个月,但是衣服,吃的,别在找我们。一分钱也不会给你了。你不是能耐么?父母和老师的话都不听。或者你觉得你本事了,可以不用听了,那么你就去自己本事吧。告诉他,你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然后奖惩分明,不能光说不练。惩罚是对孩子好,不能心疼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其实这都是你惯出来的,从第一次开始用这种借口威胁你时,你选择了妥协。那么他自然就觉得这个方式简直就是他的必杀技。
建议平时跟他一起看一些关于死亡的新闻,还有每一种死亡方式后尸体的特写高清照片。先从心理给他营造死亡的恐惧。以后再用这个借口来威胁时尽量不要轻易妥协,即使真的要妥协,也要让他付出一定的代价。慢慢地他发现这个借口不管用了,就不会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