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试的等级有哪些?比如说有乡试,会试,殿试,秀才,举人,进士,这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进士 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举人 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

秀才 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8
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于隋朝。所谓“科举”即分科举人之意。隋朝设置“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二科,选拔官吏。炀帝继位后,因其好文学,于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始试策置进士科,彻底打破门第等级,以考试取士。因隋朝立国时期较短,科举制度尚不健全。唐朝建立后,承袭隋代科举制。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正式开科取士。考试程序是先县试,次州试,再会试。考试的内容主要有《礼》、三《传》、毛《诗》、《尚书》、《周易》等古代经典书目。后来渐趋重视文章的撰写。   唐代武则天时期,每年进行一次考试,渐而进士科成为风尚所钟。当时,每年参加礼部试的士子多达千余人,而考中进士者仅30余人,可见考中进士是件十分不易之事。殿试进士第一名为状元亦称殿元。为何称作“状元”?当时科考规定,各地举人(乡试考中者)进京应礼部试者,均须提前投状,即相当于现在的报名表或报考志愿书之类;“元”指第一。故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又称头元。状元是科举考试的最高荣誉。放榜后,状元可与主司对座,并举行盛大庆祝活动。

  进士及第殿试第二名称“榜眼”,这里的“榜”指“放榜”,一届考试称一榜,榜首即状元,榜眼即指榜头之下的二只眼睛。故科举初期第二名和第三名均称榜眼。据《文献通考》记载,放榜之时,要在进士中选年龄最小者,到琼林苑折花吟诗迎状元,称作“探花”,后来便将殿试第三名称作探花。状元、榜眼、探花都是誉称,而不是官职。

  宋朝立国后,多为一年一贡举。宋代对考试的管理更严格和科学,考卷采用糊名法,防止舞弊,以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至明清时代,科举制度更臻完善,考试制度健全,考场管理严格,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亲自委任。通过科考进入仕途,成为士人追逐的目标。科举共分五个层次:童试(有县考和府考二类)、乡试(省一级)、会试(中央吏部试)、殿试(皇帝策问)。童试每年都进行。乡试在省城进行,每三年一次,考中者上报到礼部,于翌年春二月在礼部考试,称会试。其时考试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重视朱熹等理学家的注疏,文章主要以八股文为主,应试者须用经书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名曰“代圣人立言”。会试考中者称进士。同科考中进士者称“同年”,成为以后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官场网络。会试后进行殿试,由皇帝亲自策试。在科举时代,国家对获得功名者给予较高社会礼遇,如秀才见县官可以不跪。

  科举制度从初创到结束,经历了1300余年的历史。尽管存在诸多弊端,但中小地主阶级出身的士人通过考试步入仕途的结果,扩大了政权的阶级基础,缓和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中小地主阶级士人参政,更宜于较多地了解民间疾苦,对廉政爱民和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封建科举制度的施行,还推动了私塾、县学、州学及京师国子监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和选拔了一大批学有成就的人才,创造和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历代王朝中,许多清官廉吏都是通过科举选拔上来的,有些既是高官又是文学家或诗人。唐代的韩愈、王维、李商隐、刘禹锡、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司马光;元代的泰不华、李齐;明代的袁崇焕;清代的王士祯、林则徐、魏源、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蔡元培等历史名人都是进士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