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怎么称呼他的一些妻子?

如美人,贵妃,皇后......

各个略有不同,以下选取几个典型的朝代介绍:

一、唐代后宫制度

唐高祖武德初年,于皇后下设有: 

1)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夫人,秩正一品; 

2)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秩正二品; 

3)婕妤(秩正三品)、美人(秩正四品)、才人(秩正五品)各九人为二十七世妇; 

4)宝林(秩正六品)、御女(秩正七品)、采女(秩正八品)各二十七人为八十一御妻。

二、以魏晋时期为例

皇后以下定制十二等级: 

1)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2)贵嫔,位次皇后,在夫人下,爵无所视; 

3)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4)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5)昭仪,爵比县侯; 

6)昭华,爵比乡侯; 

7)修容,爵比亭侯; 

8)修仪,爵比关内侯; 

9)婕妤,视中二千石; 

10)容华,视真二千石; 

11)美人,视比二千石; 

12)良人,视千石。

三、清代

皇后(正室) X 1 (可分宫女10人)

皇贵妃(大姨太) X 1 (可分宫女8人) 

贵妃(二姨太) X 2 (可分宫女8人) 

妃(三姨太) X 4 (可分宫女6人) 

嫔(四姨太) X 6 (可分宫女6人) 

贵人(五姨太) X 不限(可分宫女4人)

常在(六姨太) X 不限(可分宫女3人) 

答应(七姨太) X 不限(可分宫女2人) 

宫女(丫环) X 应少过二千人 

被皇上看上的宫女可以由答应、常在一步步升上去。

拓展资料:

一、选择后妃的步骤

第一步是选秀女。

每3年由户部主持选阅驻防八旗和外任旗员之女。吴振《养吉斋丛录》卷二十五叙述了挑选八旗秀女的做法:

旧制,挑选秀女,皇后及内廷主位之亲姊妹皆免挑。凡八旗官员、兵丁、闲散之女子,皆备选。嘉庆十一年,命汉军自笔帖式,骁骑校以上女子备选。十八年,命满洲蒙古自护军、领催以上备选。其拜唐阿(执事人)、马甲(清代八旗骁骑营马兵的别称)以下女子不备选。

挑选八旗秀女,事隶户部。其年自十四至十六为合列。有应挑而以病未与者,下届仍补挑。年已在十七以上,谓之逾岁,则列于本届合例女子之后。

每日选两旗,以人数多寡匀配,不序旗分也。挑选之前一日,该旗参领、领催等先排车。如挑正黄、镶黄两旗,则正黄之满、蒙、汉分三处,每一处按年岁册,分先后排定。镶黄之满、蒙、汉亦分三处,每一处亦按年岁册,分先后排定,然后车识行。

首正黄之满洲,而蒙古,而汉军。继以镶黄之满、蒙、汉。贯鱼衔尾而进,车树双灯,各有标识。日夕发轫,夜分入后门,至神武门外。候门启,以次下车而入。其车即由神武门夹道而出东华门。由崇文门大街至直北街市,还绕入后门而至神武门。

计时已在次日巳午之间。选毕者,复以次登车而出各归其家。虽千百辆车,而井然有序。素谓之排车。闻旧时车马杂沓,先后凌乱,应选者争路不得进,不特坠珥遗簪而已。自嘉庆间额驸丹巴多尔济定此法,人皆称便。又内务府三旗挑选,亦排车在地安门之沙滩地方。

应选女子入神武门,至顺贞门外恭候,有户部司官在彼管理。至时,太监按班引入,每班五人,立而不跪。当意者,留名牌,谓之留牌子。定期复看,复看而不要留者,谓之撂牌子。其牌子书某官某人之女,某旗满州人(蒙古、汉军则书蒙古、汉军),年若干岁。

秀女入宫后,一般封答应。然后其中一些晋升为常在、妃、嫔、贵人。贵人以上得出自世代显贵人家,贵人以下只须从拜唐阿子女中挑选。

有的秀女配近支宗室或皇子、皇孙。至于皇后,一般先由太后从近支王公大臣的女儿中挑选,由皇帝册封。日后,皇帝不喜欢还可以撤换。顺治帝就废过顺治八年(1651)八月册封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清王朝把选择后妃看成一大政治。清王朝选择后妃,主要从满族中挑选,其次是从蒙古贵族中挑选,目的是为了加强与蒙古贵族的联系。

佟洵、侯久萱《清宫后妃》根据《清皇室四谱》编制的《清宫后妃表》,列出12帝后妃187名,除8名未标族名外,12名是女真族,136名是满族,蒙古族21名,汉族9名,维吾尔族1名。

参考资料:人民网:最全清朝后宫等级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3

皇帝是怎么叫老婆的:

一般都认为叫皇后,皇后这么正式的称谓一般在公共场合才会叫的,私底下皇帝称皇后为“梓童”。“梓童”是从“子童”变化而来,而“子童”又是从“小童”演变而出。

“小童”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正配夫人的自称。《论语·季氏》中说:“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到宋元时期,“小童”变成“子童”。

而“梓童”的称呼又是从“子童”衍化而来,“子”与“梓”中古声韵相同,具有同音通假的条件,且“梓”有以下诸训:《尚书大传》引商子曰:“梓者,子道也。”

《诗·鄘风·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疏〕陆机云: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正字通》:梓,百木之长,一名木王,罗愿曰:室屋间有此木,余材不复震。”

还有一种说法是皇帝的印章以玉雕成,称做玉玺;皇后的印章以梓木雕成,因此皇帝以梓童来称呼皇后。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宫廷的后宫嫔妃制度夏殷以前,中国后妃制度比较简略,文字记述也很模糊,大率将天子的配偶统称为妃。

如皇帝有四妃;帝喾有四妃。正嫡叫元妃,其他的称为次妃。中国古代帝王的内职机构和组织形式,主要由后妃、女官、内侍、宫省等制度构成。

它作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部分在中国存在了4000年,与中国传统的政治奠基密切相关。它集中体现了君主的特权,在政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具有极大的腐朽性和残酷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后宫制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20
希望对你有帮助:
皇帝对太后、皇后和妃嫔的称呼:皇帝称呼太后(母后)为“娘娘”,皇帝称呼皇后为“圣人”(这个要和唐朝的“圣人”区分),皇帝称呼妃子为“娘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06
第4个回答  2013-06-20
爱妃,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