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上台后,德国为何突然有钱了?钱从哪里来?

如题所述

德国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国内经济萧条,大批民众吃不上饭,古代中国历史告诉我们,一旦底层人民朝不保夕,那么天下就乱了,所以古时候才那么多古代农民会造反,他们失去了生的希望,自然就不会畏惧死了,很多人不过是想在绝望的生活中,争取到一丝希望而已。而现代不少人不理解,为什么希特勒这么一个残忍的人,可以获得全德国人的支持,不是他们天性残忍,喜欢给纳粹卖命,只是生在一个不幸的年代,把希望寄托在纳粹的身上,结果引火烧身。其实希特勒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脸谱化,他是个聪明人,比世界上大多数人都要聪明许多,从他拯救德国经济的举措中就可以看出来。

为了发展国内经济,希特勒先是加强政府的对经济的干预,希特勒下令在全国修建基础设施,为底层人们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有了工作就有钱,有钱就可以活下去。经济学是门深奥的学问,但希特勒把它玩开了,民众们有钱后就会产生消费,带动其他的产业,无形之中增加就业其他产业的岗位,如此一来,整个市场就活过来了,这个方法在当时可以说十分高明。当然了,希特勒不是什么善人,修建基础设施,国家亦可得到好处,尤其在战争时期,如果交通发达的话,就像开了外挂一样,古人言兵贵神速,快速到达战争,是一场战争获取胜利的关键。不过那时德国人不止修路,还建立了许多港口、桥梁,德国的基础设施在当时堪称一流。

搞完了基础设施以后,希特勒又想到了工业,在政府的各项政策下,德国大大小小的工厂拔地而起,其中军工业发展最为迅猛,跻身进入世界前列,这些军工厂也为后来的二战,提供大量的武器军械,是希特勒的扩张世界的保障。工业的良好发展,使得工人们的待遇越来越好,民众更加拥护希特勒的统治,有人曾经统计过,在希特勒执政改革这段时间里,德国的就业率竟达到了百分之百,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了。以上是希特勒在国内实行的一些改革措施,这些政策使得德国经济活跃起来,但要说富裕,其实远远谈不上,就像现代人所说的,上班不能让你成为富翁,只能让你活下去或生活更好一点而已,要成功富翁还需要另辟蹊径。

希特勒致富的第一条路,便是抢,而抢又分为很多步,首先抢谁的?要怎么抢?希特勒雷厉风行,世界上谁最有钱,那么就去抢谁的,当时犹太人是富贵的代名词,他们聪明又极会经商,掌握大量的财富,为什么抢犹太人,希特勒也是有自己的考虑,首先犹太人没有强大的军事能力支持,其次散落四方,无法组织强有力的反抗,于是犹太人成为了希特勒的钱袋子。他先是剥夺了犹太人的政治权利,制定了排除犹太人的政策,禁止他们参加任何社会活动,于是犹太人的大笔财富全部被希特勒卷走充国库,有了这些钱,希特勒便拥有了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权力,这下子让人更加敬仰,不少德国人在当时,已经把希特勒看成一个神来看待,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希特勒的拯救德国政策,确实救了一大批德国人。

当初希特勒在竞选总理时,就向民众承诺过,自己会恢复德国的经济能力,让所有人都可以工作,不必再为生活所发愁,希特勒不仅是个演说高手,更是一个坚定的执行者,他的话说到了普通民众的心里,他的行为更是让民众看到了希望,从1932年到1934年,仅仅两年的时间,德国的经济就超过了百分之百。可能很多人只看到了二战德国的强大,实际上它也曾参加过一战,只不过在这场世界战争里,德国不仅失败还伤亡惨重,几乎掉出强国行列,直到希特勒上台,才把德国的经济扭转过来。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希特勒也争取外界的支持,首先是国际贷款,沙赫凭借德国的国家信用,去华尔街获得快贷款,完了又用这笔钱,去买了军火和技术,中间得来的利润,全部用来扩大德国军工业以及基础设施。


德国军工业体系建立起来后,资金链变得庞大起来,华尔街的贷款已经不能够支持,于是他们制定了一项政策,便是发行债券,这些政策迅速稳住国内的经济。有一点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德国虽掠夺了犹太人,实际上也掠夺了本国人,他们的工资是固定的,涨工资变得几乎不可能,但通货膨胀控制不住,政府只要让民众不知道通货膨胀,那么他们就不会有意见,也算是另类的掠夺了。不过希特勒的目标,不止是治理好德国,不然他早就成为一个伟大的德国总理,而不是一个残忍的纳粹疯子了,他的目标是以武力征服全世界,把除了德国人以外的人,全部变成奴隶,所以他后来会失败,实际上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毕竟与世界为敌,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获胜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3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工业不仅遭到严重的破坏,它的许多城市也沦为废墟,整个国家的经济都濒临破产的边缘,套用我们古代常说的一句话,那就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不仅如此,德国作为一战中的战败国,还需要承担给协约国的战争赔款,合计金额高达2380亿马克,折算成美元就是2690亿美元。当然,这笔钱德国肯定拿不出来,只能找各国贷款来赔偿,然后再每年以国家的财政收入来偿还。

对此,法国还不满意,它直接去出兵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这里不仅是德国最大最好的工业去,又是最重要的产煤地,法国强制占领整个地区,对德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德国在海外的众多殖民地,也被协约国瓜分完毕。当时的德国政府,真是穷得连裤衩都快没有,至于德国广大的平民百姓,更是生活在垂死挣扎的边缘,每天都有无数企业倒闭,无数人失业,更有无数人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

对于这种糟糕的局面,当时的德国政党,包括保守党、社民党,还是其他政党,都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只能眼巴巴看着德国的经济变得越来越糟糕。

据统计,在1931年时,德国失业率高达25%,共有600多万人失业,病死饿死的百姓都已经达到数十万人,更有数不胜数的流落到街头乞讨。 在这种背景下,希特勒于1932年发动政变,登上了德国的政治舞台。

希特勒上台后,给大家的承诺是:“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都有牛奶和面包”。其后不到一年时间,德国的失业人口就从六百万锐减到两百万。并且,德国政府突然变得非常有钱。

据统计,193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约为737亿帝国马克,但等到1934年时,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高达到1264亿帝国马克,整整快番了一背,而其后几年,德国经济几乎每年都以100%的速度高速增长。这样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不能叫做复苏,而应该叫做腾飞。

也正因为此,整个德国从上至下,陷入了一种狂热崇拜希特勒的氛围之中。对此,很多人自然会很好奇,为什么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就从昔日的穷困潦倒突然变得有钱了呢?这个钱究竟时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希特勒的搞钱的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改组国家经济。在希特勒之前,德国也是信奉自由主义经济,换句话说,政府并不过多的介入到国民经济中,国家经济的各个领域,都是由私人公司控制,而国家得财政收入主要是靠这些公司的税收。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政府和广大底层百姓都处于贫困状态,但那些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都还一个个富得流油。所以,等到希特勒上台后,它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政府全面介入到经济领域,将那些大中企业都收归国有,当然,收归的方式的强制接收。

与此同时,鉴于当时德国最富有的人群基本上都是犹太人,希特勒直接发起种族灭绝政策,号召大家起来屠杀犹太人,将他们的财富夺过来。在这种背景下,数百万犹太人所积累的巨额财富,都到了希特勒的政府手中,他们的企业和工厂都被希特勒给接收过来,成为传说中的国企,希特勒也积累起第一桶金。

接着,有了钱的希特勒开始大兴土木,大搞基础建设,比如建设工程,水坝、铁路、高速公路、飞机场、兵营、齐格菲防线,甚至后来享誉世界的汽车品牌大众汽车等;同时,希特勒还通过扩军和实行劳动义务制解决失业问题。此外,党和国家的官僚机构还大幅扩招公务员。

这种背景下,不仅德国的失业人口大量减少,它的经济也开始呈现快速复苏。然后,希特勒又通过向协约国大量贷款来获取财富。当然,对于希特勒来说,这些贷款他根本就没有准备还回去。

随后,希特勒又通过这一系列的对外战争,将其他国家的财富和资源强行占据,同时他借战争的契机,废掉先前德国的战争赔款,甚至连原先的贷款也不还。从这层意义上说,希特勒的钱,主要是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掠夺国内犹太人的财富;二是强占欧洲其他国家的财富和资源;三是骗取协约国的大量贷款。

第2个回答  2020-12-11

德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与国,在战争中都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但是德国也确实很顽强,两次经历大的战争,却两次死而复生并成为强国,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的许多城市被摧毁,德国的工业基础也遭到了很大程度破坏,国家经济崩溃,人民生活疾苦,连吃饭都成为问题。而且德国是战败国,需要向战胜国赔偿高达269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无疑压得德国抬不起头。

德国因为没钱赔偿,不得不大举外债,向各个国家借钱来偿还巨额赔款,然后每年收了税再来偿还借款。如果把借钱的利息也加进去,德国最后付出的赔款远远超出2690亿美元这个数字,这使得德国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因为缺少资金而发展缓慢。

不但如此,因为德国的军事力量被阉割,德国莱茵河成为非军事区,法国趁机侵占德国最重要的鲁尔工业区,这对于德国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而且法国也因此对德国形成了强烈的军事威慑,德国人民时时刻刻处在提心吊胆之中。

除了鲁尔工业区之外,德国还割让了大片领土给法国、比利时、丹麦和立陶宛等国,总面积接近8.8万平方公里,占当时整个德国面积的八分之一;更为严重的是,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损失也是十分惨重,比如说德国控制的德属太平洋地区、德属新几内亚、德属马绍尔、加洛林和马里亚纳群岛、德属萨摩亚、德属瑙鲁地区、德属非洲部分国家和我国山东地区,这些地区或独立或被列强瓜分,德国因此失去了强大的海外权益,这也使得德国在战后的复苏变得更加艰难。

特别是在一战之后,德国大量企业倒闭,命中失业率暴增,到了1931年,德国的失业率依然高达25%,数百万人无家可归,德国街头讨饭的人挤满了街道,光饿死的人每年就是几万人,真是惨不忍赌。

所以在希特勒上台的时候,他面对的绝对是一个烂摊子,以至于希特勒一句“让每个人的餐桌上都有面包和牛奶”就让他获得了无数民众的支持。不过神奇地希特勒在上任一年之后就使德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确实是厉害。

1933年,德国的GDP只有不到740亿马克,但是到了第二年,德国的GDP就暴涨到接近1300亿马克。自此之后,德国的经济开始腾飞,GDP保持高速增长,几乎每年都翻倍。这种发展速度在世界范围内简直就是个奇迹,那么希特勒是怎么办到呢?

一、德国当时的经济模式是自由经济,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涉不大,国家的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是国内私人企业的税收。在一战之后,德国整个国家都很穷,但是私人企业却很有钱,甚至有些企业因为在战争中发了横财,变得比以前更有钱了。

这个希特勒可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采取了强制措施,把德国国内几乎所有大型私人企业直接强制收为国有,这使得德国政府在一夜之间就便拥有了大量财富。

二、德国的犹太人众多,而且有钱,但是希特勒对犹太人可不怎么友好,在上任之初就开始扬言要消灭德国所有的犹太人。

希特勒上任之后,因为国家经济困难,希特勒很自然就把目光投向了犹太人,他对犹太人进行了无情的打压和剥夺,数百万犹太人的财产被希特勒强制收为国有,这里面就包括房屋、银行资产和企业等等。

三、在通过以上两个途径获得了一定资金积累之后,希特勒开始大张旗鼓地搞基建并发展工业。

首先,希特勒开始在国内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桥梁、机场和水库等等,这些工程都需要大量的工人,仅仅在第一年,德国的失业人口就减少了一半。

其次,希特勒开始大力恢复和新建工厂,以此来恢复工业发展和解决失业问题,特别是在军工领域取得了很大发展,并逐渐领先于世界。举个例子,1933年德国康采恩克虏伯公司的军事订单总价值仅仅是930万马克,到了1938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就变成了惊人的1.45亿马克,由此可见德国的军工业发展是多么迅速。

再次、大量发行国债,把一些普通民众手里的闲钱和外国资本的投资吸引过来,为德国的发展注入资金。从1932年到1939年,德国的国债从115亿马克上升到371亿马克,这些钱基本上都投资在了工业的发展上面。

就这样,德国的基础建设日趋完整,工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民众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这样就把经济发展给盘活了。据说在希特勒时期德国长期保持零失业率,这个不得不让人赞叹。

但是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希特勒之所以能够快速盘活德国经济,是用的一种很极端的做法。比如说把企业收为国有之后,实行的就是一种垄断经营的办法,也就是所谓的卡特尔化。这种办法的特点就有把所有赚钱的行业全部由国家垄断,钱被国家赚了,民众其实只能解决温饱而已,手上的钱都被希特勒吸走了。

再比如说希特勒获取资本的方式,除了剥夺犹太人和发行国债之外,德国还大举外债。当然,希特勒这么做是有预谋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打算还这些钱,因为德国在强大之后通过一系列战争剥夺他国财产的同时,把以前借的钱和一战的赔款都给强行赖账了。这也迫使很多国家不得不与德国站在对立面,因为这是一种没有信用的做法,谁会跟这样的国家做朋友呢。

还有所谓的军工发展,其实希特勒发展军工,除了赚外汇之外,也是在为未来对外扩张做准备。因为希特勒上台之后实施的经济体制,其实就是将国民经济军事化,所有的社会资源极度向国家靠拢,结果造成头重脚轻,人民被牵着鼻子走,希特勒的意志因此可以左右德国民众。

所以说,希特勒采取的经济措施,其本质还是在为军事扩张做准备的,民众的生活虽然得到了改善,但是却变成了国家的奴隶,后来也成为了德国发动战争的牺牲品。

第3个回答  2020-11-28
因为希特勒做了两件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情。一件事是政府加大对锅内基础建设,增加就业岗位,盘活国内经济。另一件事德国发展工业,特别是军工方面。
第4个回答  2022-01-08
希特勒的钱是某些大财团提供资金,后因他不想按财团要求执行,并且想把财团资金吞并,包括犹太人财团的资金,导致大财团资金转而支持美国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