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市场经济理论对收入差距现象进行分析

如题所述

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一个分配问题,更是一个制度问题。它不仅仅是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问题,更主要的是国家资源、社会机会、基本权利和国民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的社会安排问题。社会等级关系和市场经济相互作用形成的分配关系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社会等级关系与市场本身有不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势,而国家执行扶强扶优的政策,使国家宏观调控烫平城乡差距的政策发生错位与缺位,加快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发生机制与根本原因是社会等级秩序格局、失衡的财富与收入分配格局、资源的流动性障碍格局与市场等级化格局等一系列社会安排的相互作用,在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双重的游戏规则下,形成了一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自我强化机制".收入分配的公平深深地依赖于政治和社会安排。因此,要实现政府主导的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警戒性扩大的根本性措施实现等级法权地位平等化、收入分配格局平衡农村资源充分流动化与市场一体化。

我们要寻求效率与公平兼得,收入差距扩大不是市场经济导致的,而恰恰是改革不彻底的结果,也只有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使得中等收入者在社会人群中的比重稳步增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和完善,这个比重将会持续增加,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城镇居民收入的五等份分组划分估计,中国有30%的城镇人口(约为16285万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1000元以上,10%的农村人口(约为7570万人)年人均纯收入在6931元以上。以以上两组人之和为基础,考虑生活质量、购买力平价和主观认同率等因素,笔者粗略估计,中国在2004年中等收入者约有23000多万人,约占人口总数的18%。这个估计略高于一般其他估计。

  中等收入者的概念可以商榷。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居民的自我“中产阶层”意识相当高,远远大于对中产阶层各种不同定义的测算和估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公布的《中国中产阶层调查》显示,约有85.5%的城市居民认为自己是中产阶层。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中国中等收入者的主观认同率为36%。

  中产阶级概念的发源地美国对中产阶级的定义有以下特征:
一是依附于政府机关、大机构大企业、各种事业单位,专门从事行政管理与技术服务工作;
二是对所服务的机构没有财产分配权;
三是基本靠知识与技术谋生,领取稳定且丰厚的薪酬;
四是思想比较稳健保守,循规蹈矩,缺乏革命热情;
五是基本不寻求通过影响政府来达到某种目的。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产阶级占人口的比重达到40%以上时,政治和经济状况就会相对平稳,社会比较和谐。中国中等收入者的概念与美国中产阶级的概念有所不同,但这个群体的增加同样给生产与消费带来重大影响,成为带动消费结构升级、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中国改革开放使广大社会成员的收入普遍提高,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收入分配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就是地区之间和部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中国收入分配总的格局大体符合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符合改革的大方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收入差距的扩大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说,有其客观必然性。

  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加呈梯次性特点,具有形成收入差距的客观基础。其次,市场机制对调整分配的作用不断增强,管理、技术、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必然导致收入差距扩大;转轨过程中,旧体制没有彻底破除、新体制尚未完全确立,使制度存在缺陷,不合理的分配方式容易产生。第三,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快,处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会造成相当部分的劳动者无法适应,不利于就业增加和公平分配。第四,对外开放程度不平衡,部分高端行业和岗位的工资水平开始参照国际同类标准,内外趋同,相当一部分行业和岗位则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第五,相当数量的劳动者素质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相应的教育制度需要加快改革。第六,收入分配的测量方式、量化指标不够完善,加上数据基础比较薄弱,收入分配差距的统计反映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