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没签三方协议,学校没发报到证,现在考公务员如何补办报到证?

2014年7月就前一阵子毕业的,学历证学位证都已经拿到,但是因为开就业大会时在外面实习没有关注到报到证的重要性,想着工作还没确定就没签三方协议,学校不发报到证。(当时想咨询一下就业办的老师,但那个更年期女人态度好差一气之下我走了)
但是现在有个很好的机会考家乡公务员,听说需要报到证,不补办的话之后会很麻烦,所以想问问我这个情况改找谁,如何补办?我家乡和学校是一个省。听说还有人事档案的问题,也不知道现在在哪里放着了。

报到证有效期是2年,2年内可以补办,补办需要登报遗失到学校开证明去人事部门重新申请补办,超过2年是不予补办的。

一、只要不是继续上学的同学都有报到证。其他同学中签约的到单位报到,没有签约的到原籍报到(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因此,有没有报到证与签不签协议没有关系。 

二、干部身份只有在签约到国有或事业单位时才会体现,如果没有找到工作或签约到民营企业,没有人会考虑干部身份的,尽管名义上是存在的。 

报到证只是帮助顺利落下人事、组织和户口关系,干部身份能不能起作用关键看签约到了什么单位。

一定要记得带身份证,最好在家里把身份证和毕业证书各复印3份,到时候找复印店很麻烦。

扩展资料:

如果信息都还在的话,可以补办到的。

先要去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就业处。可以网上查一下电话,也可以问下大学辅导员,开一张补办申请和证明。如果可以先和老师预约一下,看什么时候有时间再去。

登报后3天后,拿着学校开出的证明、申请书+报纸+毕业证书到县里的人事局开一个主管意见和个人档案证明。个人档案一定要调回县里,不然不开证明。

拿着学校开的证明、申请书+报纸+毕业证书+县里的主管意见、个人档案证明到市里的公务员局开一个证明。拿着学校开的证明、申请书+报纸+毕业证书+县里的主管意见、个人档案证明+市里的证明到省里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办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就业报到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18
  《就业报到证》是毕业生报到、报考的重要凭证,也是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公立学校在编教师岗位的干部人事档案关系的重要凭证。没有报到证即便考上了也没有办法转递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学籍档案转为人事档案),这也就意味着考生的考试就白考了。
  考生本人没有报到证的几种情况:
  1. 当年应届毕业的考生未签就业协议
  (1)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前未签就业协议的,其报到证应该放入了考生的的学籍档案中,连同考生的学籍档案一并寄回到考生生源地(原籍)的人社局。
  (2)考生应在毕业后直接先回生源地的人社局报到,并查看档案中是否有自己的空白报到证,如果有,就应在毕业两年之内要么找到工作,要么考上公务员或在编教师或硕士生。这样该人社局才能在报到证的有效期内为毕业生开报到证和转递档案。
  (3)毕业生如果找到工作的单位为国企、国家行政或党务机关、事业单位(带人事编制),这类机关有我国的国家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因此可以直接接收毕业生的报到证,并为毕业生直接办理学籍档案转为国家干部人事档案,以及一年后的干部身份的转正、定级。
  (4)毕业生如果找到工作的单位为私企、民营机构、外企,这类机关没有我国的国家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因此可以不能直接接收毕业生的报到证。因此这类机构要想聘用大邪恶毕业生,首先需要企业到当地的人社局下设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干部人事档案托管业务,考生与之签订了用人协议或合同后,应凭这份协议或合同回到生源地的人社局开报到证,报到证的接收单位应该写为该企业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考生应事先问清楚接收档案的人才交流或服务中心的准确名称,因为各地的叫法并不一致。如上海市的名称是“学生事务管理服务中心),毕业生再持报到证先到企业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报到,并办理相关手续和自己档案的人事代理,同时缴纳管理费(有些省市是免费的),该中心会让毕业生填写一方《XX省XX市(县)干部申请表》,这样一年后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才能转为国家干部人事档案,才能办理毕业生的干部身份的转正、定级。(人社局是无法办理上述转正定级事项的,人社局只能暂存学生的学籍档案)。
  (5)如果毕业生第一次工作找得不理想,且报到证并未报到,同时又找好了另一家企业,该毕业生先到第一家企业开一个解聘证明。再到该人社局要求改签另一家企业。

  2. 往届毕业的考生未签就业协议
  (1)往届高校毕业生如果在报到证的有效期(毕业两年内)考上公务员、公立学校在编教师岗位、考研或找到工作,其做法与应届毕业生的上述做法是一样的。
  (2)往届高校毕业生只要没有签约、没有找到工作、甚至签了约去没有去报到都属于未参加工作的状态,在这2年内都可以按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考公务员、公立学校在编教师岗位、研究生。考上后由人社局负责办理报到证的开具或改签(签约未报到者)报到证并转递毕业生的学籍档案、
  (3)往届高校毕业生毕业超过2年仍未找到工作,未考上公务员、未考上在编教师、未考上研究生,该考生的报到证就失效了,该毕业生的干部身份也随之失效,该考生将按社会人员对待。
  (4)在此在此强调:
  ① 毕业生一定要珍惜国家给予每位高校学子的干部身份的这个待遇。这个待遇只有2年的期限,过期作废。
  ② 这个待遇是需要考生到有国家干部管理权限的机构(国企、或事业单位、国家行政机关或党务机关、各地人社局下设的人才交流中心)报到并办理相关的手续后,才能转为干部身份,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才能转为国家干部人事档案。
  ③ 有些聘用高校毕业生的私企、民营机构、外企为了省钱,不到当地人设局下设的人才交流中心办理干部档案托管业务,而是把高校毕业生的档案转到当地的民营机构设立的XX档案管理中心,这类机构根本没有国家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根本不能为毕业生办理国家干部的转正定级事项,只能为毕业生代收代缴社保、医保等。因此毕业生在于企业一定要搞清楚你的档案转入的是不是人社局下设的人才交流(或服务)中心,如果不是当地人社局设立的,就不是官方的,而是民营的。那这样的用人协议或合同最好不签。

  3. 毕业生在派遣期内遗失报到证
  毕业生在派遣期内遗失了报到证,要及时联系学校申请补办,补办期限为两年以内,报到期限为三个月。

  4. 关于档案的转递
  (1)签了就业协议的毕业生档案按协议书注明的地址转递;
  (2)其余毕业生因未签就业协议,属于暂缓就业,其档案可以根据毕业生的意愿转递到以下两类地方:
  ① 毕业生生源地的市、县人社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② 毕业生就学学校所在地的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
  ① 以上这两类机构都无毕业生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权限。因此毕业生的学籍档案只能在这两类机构里暂存。但是这两类机构都可以为毕业生开具报到证的改签和学籍档案的转递。
  ② 毕业生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其户籍两年内可继续保留在原就读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根据各省、市实际情况,如学校托管有困难,其户档可集中委托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任务代为保管,部分人才中心也办理未就业托管,性质一般属于学生集体户口,有两年时间限制。托管不等于落户。

  5. 关于人才交流中心的工作职能
  人社局下设的人才交流中心除了可以为毕业生办理干部的转正定级、转递档案,还可以为毕业生办理以下业务:
  (1) 接收并代管毕业生的户口
  ① 大专院校毕业生通过考学方式,户口进入XX市。这样,该学生户口发生变异,但并不意味着是XX市城市居民户口,而是集体学生户口,因政策规定,集体学生户口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毕业两年内不办理就业落户手续就会成为“滞留户口”按政策只能回原籍。
  ②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了就业和常住户口落户手续的,属于永久性户口,可以在市内自由异动,买房落户无面积和房款的限制,可以直接落户,且可以办理计划生育指标,可享受该市居民享受的基本权利。
  (2)接收管理人事档案;
  (3)转正定级、核定工龄;
  ① 为了更好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凡毕业生将自己档案存放在党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人才中心)的,人才中心根据政府人事部门的授权,为存放满一年的毕业生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它将是毕业生考入公务员队伍或进入事业单位核准工资标准的主要依据;
  ② 这大学毕业生办理异地动手续的必备条件。各地人事主管部门将根据转正定级的时间办理调动,否则不对其办理人事调动手续!
  (4)申报或评审职称;
  (5)管理党组织关系;
  (6)代办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7)代为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① 开具结婚证明
  ② 开具独生子女证明
  ③ 开具出国签证所需证明
  ④ 开具其他相关证明
第2个回答  2014-07-06
《就业报到证》是毕业生报到、报考的重要凭证,须妥善保管。毕业生在派遣期内遗失报到证,要及时联系学校申请补办,补办期限为两年以内,报到期限为三个月。关于档案的问题,签就业协议的毕业生档案按协议书注明的地址转递;其余毕业生档案一律转寄到生源地人社局。 来自 忙活365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7-07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首先,您要确定下您的档案现在在哪里,因为录取后,一般都会进行提档的。
其次,如果您报考的职位要求为应届毕业生,一般都是要求提供报道证的,建议您抓紧时间补办,找学校就业处的老师。
最后,祝您顺利。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