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帮助

我现在高二,数学和地理已经学完了,要进入第一轮复习。我数学做题速度很慢,正确率只能达到50%左右,考试时间都不够,怎样才能提升速度和正确率?地理也只刚好及格,考试时间够了,但我还想提升到80左右,要怎么做?希望有经历的人给我指点一下。
好的,全面的加100,方法要实际点

从71分到142分--我的高考数学经验谈
“起这个题目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学习能力有多强,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多过人,而是作为今年高考的过来人,想对那些因为曾经没有学好数学而对数学从此失望甚至想到放弃的学弟学妹们打打气,学习上,一切皆有可能!
言归正传,本人和绝大多数文科生一样,自小对数学就很不“感冒”,到高二期末平时考试的分数还在两位数徘徊,最后一次期末考试还考过71分(150分制),当时名列班级倒数之列。。
经历了这次打击,我痛定思痛在高三越发的重视起了数学。但凡事并非你努力了就一定会获得一个良好的结果,虽然我把教科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书上的习题做到看了题目基本就能背出最终的答案(一点都不夸张),可学期初的几次模拟考试中我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分数依旧在100分上下徘徊。
但是我并不甘于就如此放弃数学转而专攻别的科目,因为我知道现在越是低的分数代表越有潜力可挖。接下来我做了一件对自己学好数学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事,那就是——把自己错误的信息分类。
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抄写之错”是在草稿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如单位混用等。
第二类问题———似非之错。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
第三类问题———无为之错。由于不会,因而答错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
我分析了近期的几张试卷后发现,这几类错误的比例是2:7:1,得出这个结论事情就好办了,因为我知道一点做不出和因粗心做错的并不是太多,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对概念理解的并不深刻,这是光靠背诵、练习所无法解决的。
二、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数学思维还停留在初中的状态.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需要有变化的思维.如开学以来所学的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含有参数的一些问题等.因此高中的数学更需要我们的思维活动要“活”,要“多角度”考虑,要能“概括”、能“类比”、能“联想”、能“抽象”,等等。
5.死记硬背,不能迁移知识。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一些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高一数学是高中学习一个艰苦的磨炼,经过了这个阶段的砺炼,就会打开高中数学的学习思维,前面的道路就会豁然开朗,只要同学们增强信心,再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由于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确定了常见的思维套路。因此,形成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是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练习的消化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被动的、依赖心理重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
因此,要透彻理解书本上和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内容,有时要反复思考、再三研究,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加强知识的迁移。对一道题,要尽可能多想解法,多开动“脑筋”,使思维“活”起来。对一些相近的题,要善于总结,形成“一法多题”。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计划先由老师指导督促,再一定要由自己切实完成,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2)课前预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上课专心听重点难点,把老师补充的内容记录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提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8)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我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为什么高中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学习上要学会积极归因,树立自信心,如:取得一点成绩及时体会成功,强化学习能力;遇到挫折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策略,更加努力改变挫折。
学习是一项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有恒心、决心,有一颗拼搏的心,要防止急躁心里,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3.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五个环节: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总结是少不了的.
4.多交流,多反思解疑,化解分化点
高中数学中易分化的地方多,这些地方一般都有方法新、难度大、灵活性强等特点.对易分化的地方要采用多次反复解疑,认真反思,总结规律,多阅读参考书等方法,多和同学交流,多向老师请教,多开展变式练习,化解分化点,以达到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只要学习科学得法,有恒心,有信心,有拼搏心,克服急躁心里,克服“小聪明”,多交流,多反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顺利度过高中数学学习适应期,就能在今后的数学成绩图飞猛进。
三、学数学的几个建议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以及教师补充的课外知识。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同时达到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4.与同学建立好关系,争做“小老师”,形成数学学习“互助组”。
5.增加数学课外阅读,加大自学力度。
6.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总结归类。

参考资料:空间找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21
从71分到142分--我的高考数学经验谈
“起这个题目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学习能力有多强,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多过人,而是作为今年高考的过来人,想对那些因为曾经没有学好数学而对数学从此失望甚至想到放弃的学弟学妹们打打气,学习上,一切皆有可能!
言归正传,本人和绝大多数文科生一样,自小对数学就很不“感冒”,到高二期末平时考试的分数还在两位数徘徊,最后一次期末考试还考过71分(150分制),当时名列班级倒数之列。。
经历了这次打击,我痛定思痛在高三越发的重视起了数学。但凡事并非你努力了就一定会获得一个良好的结果,虽然我把教科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书上的习题做到看了题目基本就能背出最终的答案(一点都不夸张),可学期初的几次模拟考试中我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分数依旧在100分上下徘徊。
但是我并不甘于就如此放弃数学转而专攻别的科目,因为我知道现在越是低的分数代表越有潜力可挖。接下来我做了一件对自己学好数学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事,那就是——把自己错误的信息分类。
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抄写之错”是在草稿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如单位混用等。
第二类问题———似非之错。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
第三类问题———无为之错。由于不会,因而答错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
我分析了近期的几张试卷后发现,这几类错误的比例是2:7:1,得出这个结论事情就好办了,因为我知道一点做不出和因粗心做错的并不是太多,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对概念理解的并不深刻,这是光靠背诵、练习所无法解决的。
二、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数学思维还停留在初中的状态.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需要有变化的思维.如开学以来所学的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含有参数的一些问题等.因此高中的数学更需要我们的思维活动要“活”,要“多角度”考虑,要能“概括”、能“类比”、能“联想”、能“抽象”,等等。
5.死记硬背,不能迁移知识。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一些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高一数学是高中学习一个艰苦的磨炼,经过了这个阶段的砺炼,就会打开高中数学的学习思维,前面的道路就会豁然开朗,只要同学们增强信心,再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由于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确定了常见的思维套路。因此,形成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是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练习的消化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被动的、依赖心理重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
因此,要透彻理解书本上和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内容,有时要反复思考、再三研究,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加强知识的迁移。对一道题,要尽可能多想解法,多开动“脑筋”,使思维“活”起来。对一些相近的题,要善于总结,形成“一法多题”。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计划先由老师指导督促,再一定要由自己切实完成,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2)课前预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上课专心听重点难点,把老师补充的内容记录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提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8)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我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为什么高中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学习上要学会积极归因,树立自信心,如:取得一点成绩及时体会成功,强化学习能力;遇到挫折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策略,更加努力改变挫折。
学习是一项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有恒心、决心,有一颗拼搏的心,要防止急躁心里,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3.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五个环节: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总结是少不了的.
4.多交流,多反思解疑,化解分化点
高中数学中易分化的地方多,这些地方一般都有方法新、难度大、灵活性强等特点.对易分化的地方要采用多次反复解疑,认真反思,总结规律,多阅读参考书等方法,多和同学交流,多向老师请教,多开展变式练习,化解分化点,以达到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只要学习科学得法,有恒心,有信心,有拼搏心,克服急躁心里,克服“小聪明”,多交流,多反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顺利度过高中数学学习适应期,就能在今后的数学成绩图飞猛进。
三、学数学的几个建议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以及教师补充的课外知识。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同时达到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4.与同学建立好关系,争做“小老师”,形成数学学习“互助组”。
5.增加数学课外阅读,加大自学力度。
6.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总结归类。

参考资料:找到的

第2个回答  2013-02-07
看样子你是文科生,那么地理我就帮不上你什么了,不过数学我觉得错误率高主要是你粗心造成的,或者说你太关注时间这个问题了。所以,我觉得提升做题速度是关键,这个给你的建议是平常做题的时候就按考试时间来要求自己。而且不要赶时间,不会做的题就先跳过。做不完,就做不完。不要怕做不完,这样可以提高你的正确率。不过在看答案之前要做完,不过我觉得这种训练到最后,应该会出现规定时间内把会做的都做完。有的时候你可能没有大块时间来做,你可以通过积小成大的方式,用小块时间的积累,把用过的时间记下来。让总体的时间等于考试规定用的就行了。加油!
第3个回答  2013-02-11
如果楼主基础比较差的话,看楼主说数学正确率50%感觉楼主成绩不是很好吧,做数学就有侧重点的做,先对基础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不知打你是哪个省的,就拿我们省的举例,选择一共12个,前10个是基础,填空4-5个,只有最后一个很难,大题前三题很基础,第4题中等难度,最后一题很难,其他较难。 然后如果基础都拿到的话数学已经98分了。如果有能将这些题都解决的能力,较难的题也能解决前几步,零零碎碎数学也能上100+。应为不知道楼主的考题难度,这个以我们省举例100+已经高于一本大学的有效分数线了,所以建议楼主从基础的有套路的类型题入手,进行重点突破。想提升速度的话,只能说孰能生巧了。
当年我高考的时候,每天数学大概除了老师的作业和上课做的,自己还会找一套真题或者诊断题来做,不是全部做,就做那些基础部分,其他的等做完基础部分再做,一般都能很轻松的那120,130+什么的吧。

我是理科生,地理没学,就不乱说了。
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第4个回答  2013-02-15

      数学是理科虽然题海战术不提倡,一定的题量是必须的,数学做题速度慢,一般有两种情况:1,会做,计算花太长时间——平时注重方法,巧解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记住别太慌张,有时一慌,反而算错,结果还得重做,更费事,心情也搞得乱七八糟:2,没有解题思路——这种就得注意总结,总结典型的题型——一定的题量也不是乱来的,可以试着去买那种分块的教辅,里面会把题目分出来哪几类,你现在是复习,对于会的知识块就跳过喽,当然每次的试卷错题得注意,要养成订正后想想这是那块题型,,最好对照自己当初的思路与正确的思路的差别,——思路对照很重要,也很有效!!!这种理科题考试题目的题型其实一般不会出现与平时题型差很大的,当然考试时也得相信自己啦,思路空白是冷静最重要,至于那些做题战略我想大家都知道,也就不一一说明了。

       至于地理,虽然地理是文科,可是与历史政治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地理更偏重于理解,比较注重空间理解,至于那些人地关系那种就没什么技术含量了,主要卡壳点往往是需要空间想象的地方,要想提分,对地图的熟悉度是必须的,作地理时,必须有图的概念,脑袋里有图,很多题就自然而然会了;另外,还得善于联系实际,我对地理的印象就是作业本的题永远比不上考试的题灵活,所以,平时多联系实际在考试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对了,差点忘记,整体也就是宏观思维也比较重要。

        当然,学习方法都是因人而异的,以上的方法也仅供参考啦,我也就以自己的体会,你也可结合自己的习惯方法,祝你学业进步。加油!!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