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的字大多与什么有关

如题所述

许多有“口”的字,其实与嘴一点关系也没有。

就拿“吉”字来说吧,它下面的“口”,就是盛装兵器的匣子,上面是一只去柄的矛头,意为“刀枪入库”。不再兵凶战危,当然是吉,是吉祥了。

“吃”自然与嘴有关,但这个“吃”在古代不是吃饭的“吃”,它只代表口吃。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甲骨文的“吃”字中看出来。甲骨文的“吃”上面是三道气流形,下面是个口,意思是连续说话都发不出声,只有气流,表示结巴口吃。吃饭的“吃”,则是另一个字“喫”。两个字挨不上边,只是后来简化汉字,把它们融为一体了。

在这里特别说一下作为姓氏的“吴”字,这个字看似与嘴挨不上边,却与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吴”在篆文中是个大偏头,是人唱歌之形。其摇头晃脑的姿态,古今皆然,与我们现在公园里唱歌的老爷爷老奶奶没有什么两样。如今的“娱”由“吴”加“女”而成,就是这个道理。

再说说两个“口”的“吕”,两个“口”相叠,但它依然与“嘴”无关。它最初是动物的脊椎之形,后来就用“口”代替脊椎了。

还有繁体的“区”字一下子出来三个“口”——“区”,它是指同一规格的器皿装在一只箱子里,易于区别。“品”中之“口”,本来就是器皿之意。《说文解字》曰:“品,众庶也。从三口。凡品之属皆从品。”段玉裁也说:“三人为众,故从三口。”还有《尚书·禹贡》“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中的三品,也是指多,就是指应该进贡的羽毛、牛尾、象牙、犀牛皮和金属等多种东西。

与之类似的还有“岩”的繁体“喦”,它上面三个“口”就是三块垒在一起的石头,与嘴沾不上边。如今癌症的“癌”依然保留“喦”意,就是因为癌长得包块似重叠岩石而得名。
我们再看看四个“口”的“器”。“器”的上下四个“口”,是指四件器皿。在古代,“四”表示多,很多器皿放在一起,就很值钱,因为古代的器皿不是青铜就是金银的,非常值钱。因此要放只狗在那里守着,严防被盗。

当然,这只是字义,是古人造字时的想法,不一定是真放只狗。古人就是想突出器皿的贵重。你看,石头不值钱,他们就没有在“喦”字上放犬守护。

同是四个“口”的“嚣”,就有“嘴”意了。篆文的“页”就是面部加上手足,上下四个“口”,说明此人声音分贝甚高,大有喧哗之意。“嚚”字也是如此,不但假话、废话连篇,而且喋喋不休,四张嘴齐说,奸诈、虚伪的面目由此可见一斑。《孟子》说,舜在家中处境艰难,母亲的嘴非常厉害、非常狠,经常唠叨骂他,所以书中有“父顽母嚚”之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7
口:
口部、口字旁、口字底,
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嘴巴、语言或嘴巴的动作有关的事物,还可以表示一些其他方形的东西.
口部的字,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跟口有关的器官,如喉、吻(嘴边)、噣(zhòu,鸟嘴)、喙(huì,兽嘴)等.
第二类是跟口有关的行为,如含(从口,今声)、嚼(据《说文》,嚼是噍的异体字)、吮、噬(shì,咬)、啼(啼是嗁的异体字,《说文》有嗁,无啼)、叫等.
第三类是象声词,如呱(gū,小儿哭声)、啾(jiū,小儿声)等.第一类字上古较少,后代才多起来.
第四类是属於语言方面的事情,如命(从口从令,会意,令亦声)、问(从口,门声)、唯(答应)、咨(谘询)等.
第2个回答  2019-06-21
可右叶号叭只叱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