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视剧《幕后之王》扑街了?

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一起来讨论吧。

因为这部剧的剧情实在是太烂了,简直浪费了那么多好演员,也辜负了观众对这部剧的高期待。          

第一,这部剧的定位不准。播出之前号称是国内第一部讲述幕后制作故事的电视剧,但是实际播出后,你会失望地发现这部剧对于幕后制作的故事非常浅显,并且反映的一点不真实,让人觉得这部剧制作的不走心。比如剧中淳于乔他们制作的《12歌王》的节目,具体这个节目是怎样策划,怎么联系艺人,怎样宣传发酵热度等,其实都是观众想看到的点,然而这部剧里均未作细致的展示,这是在演员对话间一笔带过。可以说,这部剧的编剧根本不清楚观众到底想看什么,不清楚观众对幕后工作的具体内容在哪些方面比较好奇。反而这部剧在制作方面着重聚焦一些浮夸的、空洞的情节,比如淳于乔打着点滴出场的镜头,看了让人呵呵冷笑,也许编剧和导演是想通过这样的镜头表现出制作人对工作的忘我精神吧,但是男主一出场配着bgm身上披着大衣的时候只会让人觉得是在刻意地凹造型。整部剧看下来我无法相信它是一部职场剧,因为一点也不专业啊!       

第二,这部剧的爱情线看得让人烦躁。言情剧要么甜要么虐我都可以接受,但是男主在女一女二的感情之间来回纠葛让我无力吐槽。若他喜欢布小谷,就应该对辛惠美回来找她的事情处理得干净利落。若他还放不下辛惠美,就应该直接对布小谷说明他的想法。淳于乔对两个女孩都是不依不舍,不给任何一方一个明确的态度,让两个女孩都对他心中存有希望,也迷惑于他的态度,其实这样的行为很渣。爱情线不清不楚,也是观众不爱看的原因。

《幕后之王》在收视率和口碑方面均未取得好成绩,应该让导演和编剧好好反思一下:到底想做的是一部什么样的剧,到底想给观众传递一种怎样的价值观,不弄清楚这些问题,不会有观众买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9

《幕后之王》豆瓣评分从6.2跌倒了不及格的5.7。它在北京卫视和上海东方卫视双台的黄金段播出,收视率一度冲到过1.1,但大部分时候在0.6-0.8之间徘徊,在网播量方面的成绩也不突出。

《幕后之王》是罗晋新婚后的第一部电视剧,再加上有周冬雨、张雨绮这样的人气女星,照理说卡司阵容很强、话题度也不缺,但还是因为剧情、演技、制作上的各种槽点在口碑上扑街了。

印象很深的一个浮夸场景就是罗晋打着吊瓶出场,开会完全背对人,还一直闭着眼,为了塑造一个爆肝的知名制作人也忒用力过猛了。而周冬雨饰演的布小谷也让人累觉不爱,在剧中给人轻佻做作的感觉,扮嫩扮天真,永远都是一副小丫头片子的样子,加上剧情还是傻白甜、玛丽苏那种路子,就更加显得不讨喜。也许只能说,周冬雨的表演方式也许不太适合强调生活化的电视剧,大银幕更能契合她的鬼马精灵特质。另外,罗晋油腻的发型和周冬雨的炸天小辫都让人不忍直视啊。

职场剧一直是国产剧的短板,编剧常常脱离生活,并不了解一个行业真正的运作状态,悬浮剧比比皆是,往往都只是男女主谈场跌宕起伏的恋爱。《幕后之王》以综艺节目幕后制作为题材,看似揭秘了很多电视行业的“潜规则”,但其实很不专业。例如布小谷虽然被打压,但从进入公司实习到接大项目,还能进总编室开会,确实太像开了挂,还是金手指爽剧的配方,群众对愈演愈烈的“主角光环”接受无能啊——代入感太低了。

最不能忍的是剧情幼稚,我就是传媒行业出身的,实际上在任何行业都是有圈子文化的,即便是商战、竞争甚至阴谋论,都是虚与委蛇、草蛇灰线的暗中角力。《幕后之王》里却是经常当面怼、直接开撕,只是在刻意制造戏剧冲突。“幕后之王”的名号太像过家家了。

第2个回答  2019-02-01

电视剧《幕后之王》可以说是高开低走,扑街也完全在情理之中。脱离现实的幕后工作状态,不清不楚的叙事手法,不合乎情理的情节设定,演员与人物角色相差甚远,无法得以共鸣等,多种元素相结合造就了剧作的扑街结局,实则将一手好牌硬生生给打烂。

《幕后之王》起初开播有着高起点、高格局视野,以如今大火传媒行业为切入点,讲述制作幕后工作基本状态及运营程序,这一话题板块在如今影视业中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可以说《幕后之王》的出发点是极好的,题材新颖独特,本该占据市场一大份额,但结局却弄巧成拙。快节奏与独特视觉是本剧的亮点所在,剧集开播最初内容观感也是极爽的,奈何随一波又一波狗血剧情发展,电视剧评分口碑双双遭遇滑铁卢,排名远被甩于其它剧作身后,实在可惜。

《幕后之王》主要围绕传媒行业幕后工作叙事,但却又无法做到对幕后工作者状态的实际性还原,一味烘托主人公超强能力,许多职场潜规则、明争暗斗,内忧外患,感觉如儿戏一般,种种情节都掌握于编剧一人之手。尽管幕后工作者很忙累,却也不至于像剧中一般,完全被压榨到没有私人生活,也不会拿生命健康开玩笑,小人物实习生可以直接接触到大BOSS ,如此设定现实生活中大概是不存在吧,打着幕后的幌子,上演一场场看上去并不高级的商业斗争。事件频发,状况百出,放在现实幕后中早被炒鱿鱼了吧,尤其是《十二歌王》节目总决赛雨夜直播,这不是开玩笑吗,现实中遇到此类事件难道不都会放弃播出吗,哪里会有这么多幺蛾子。

不得不说电视剧涉及传媒行业领域内容不少,既有音乐节目制作,明星艺人包装、公关维护,原创节目兴起,新媒体行业开拓,甚至涵盖如今大火的直播领域等,皆为近些年传媒行业的成就与突破,大把素材一大筐,呈现出的却像是囫囵吞枣一般,只知其样,不知其味。

所选元素愈多,制作愈发不精华,用在此处再恰当不过了,镜头多次给出讨论方案,个别制作程序,却始终没有一项完整工作是开放式表露出来的,仅仅只是打嘴炮工作。电视已然结局,却无法使人深记一项工作完整流程,观众甚至不知自己究竟有什么收获,仍然是一部披着专业型类型剧的偶像爱情片。

随剧情发展,所有狗血剧情开始登陆荧屏,不是前女友失忆梗,就是好友背叛梗,依然延用一些老到掉渣套路,最令人气愤的是男主淳于乔,布小谷提出同居没答应,自己却将前女友接到家中照顾,甚至为保护前女友与自己女友分手,简直是人渣代表。星天陆朝本被淳于乔推荐才得以大展身手,自己却恩将仇报成为淳于乔最大敌人,活脱脱一个白眼狼。比较搞笑的一点无疑是日日明争暗斗的几人,兜兜转转之后总能够有所交集,基本后期剧情主要围绕斗争展开,毫无专业性可言。

值得吐槽一点还有演员本身,作为罗晋婚后首部作品,出演魔鬼鱼淳于乔,与以往角色大有不同,但还是习惯比较暖心的他,才能完全展现他的魅力。主要是布小谷的饰演者周冬雨,形象气质完全与职业女强人格格不入,感觉像闹着玩一般,完全get不到她的专业性与个人魅力,而且她与罗晋之间真的无法摩擦出粉红泡泡,满屏尴尬生硬,又怎会有强烈代入感。

总之而言,多种不严谨因素造就了《幕后之王》的扑街,从而也透露出编剧的不专业性。该剧本注入了新鲜血液,却被俗烂剧情玩砸,戏剧来源于生活,想要拍好一部作品,还需要尊重现实生活模式,细心观摩生活中的细节点滴。

第3个回答  2019-02-14

《幕后之王》口碑质量收视扑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直到现在,中国职场剧就没有几部及格的,本剧同样如此。

伯光曾经分析过中国电视剧产业,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目前世界范围广受欢迎的大类型上,国产剧(此处不包括港剧)的都市商战剧,都市职场剧是拍得最差的。

世界范围其它国家,不管美国,日本还是韩国,现代都市职场剧都是其中重要一个类型。

但你去找内地现代都市剧,除了都市生活剧如《蜗居》《情满四合院》,都市家庭剧《中国式结婚》《大男当婚》等等。

中国现代都市职场剧,唯一能提的只有医疗剧已经凉凉的吴秀波主演的《心术》,除此之外,其它都拍得太差了。

什么《离婚律师》《急症室医生》《翻译官》《谈判官》《老男孩》等等。

正午阳光的《欢乐颂》和翻拍日本的《北京女子图鉴》情况稍好,但在很多方面口碑也不好。

没错,相信有些观众已经猜到了。

国产现代都市职场剧最大的一个毛病,不接地气和职场专业知识的丧失非常严重。

口碑较好的《欢乐颂2》里竟出现了,“索罗斯看了会沉默,巴菲特看了会流泪”,女主角安迪的系列神操作。

这部《幕后之王》别看演员阵容强大,但在职场专业表达的情况,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

比如本剧开始,罗晋饰演男主角淳于乔,前期不断渲染这个金牌制作人的严谨认真,魔鬼人设。

结果出场过后的表现,竟是“打着吊瓶来开会”,走路和态度还吊儿郎当。再到“怒摔文件夹”等耍帅的行为,用来彰显男主角精英的人设。

说句实话,近不提东亚国家职场剧拍得极好的日剧,韩剧,哪怕2018年受到好评的言情剧《结爱》,伯光记得其中有一幕。

张柏嘉饰演的女二号千花总,出场的时候有一幕。就是娱记冒充女记者采访千花总,结果被千花总一眼看穿,再凭借自己对香水的认识。一边介绍着香水,一边步步为营,拆穿了女记者的真面目,怼的人家下不了台。

虽然千花总背后香水到底真实与否,大家不得而知,但这幕能让观众感受到涂山千花的专业,还有气场的强大。

《幕后之王》要表现一个“逗逼”人设的男主角也可以,但职场剧肯定要有对其专业的衬托,方能又彰显逼格,又能立得住人物。

《幕后之王》这种人设的表现手法,真的很像大多数三流和十八流言情小说的手段。不管事实如何,直接开装就行了。

本剧除了罗晋的男主角,女主角周冬雨的女主角实行生布小谷。从开始出场,居然自带光环有人专门解释工作流程。

最关键的是,布小谷凭借主角光环,还可以得罪领导。

哪怕从现实角度出发,有这样比较人情化的大公司(但哪家业内顶尖的大企业管理又不严呢),布小谷明明一个实行生,进公司并没有多久。布小谷就能独立策划节目,接待顶级艺人的工作。

那么问题来了,布小谷人设不是圈内大佬的后代,比如现实中金牌经纪人王京花的子女,又不是二代王大老总。

布小谷一个实行生,凭什么不不用学习转正,不用积累经验,不用考核就这样直接晋级的么?

难道就是主角光环吗。

而《幕后之王》其它职场专业上的问题,更是比比皆是。种丹妮扮演的配角杏子,照理说人设是艺人统筹。但全剧演着演着,身份一会儿是总导演助理,一会儿当起导播。

电视剧为了凸显这个角色的职场精英人设,成天穿着西装革履和高跟鞋,化着浓妆。

这种打扮与白百何在《外科风云》第1集里,作为一名医生穿着恨天高的高跟鞋,在医院过道随随便便坐下一样,既不接地气符合现实情况,在专业上面又一塌糊涂。

而《幕后之王》这种专业失实,不接地气的演绎又是比比皆是。

其实说来也怪,中国改革开放正式迈入第四十个年头。北上广深城市化的时间也有几十年,现实互联网公司巨头,各大企业崛起衰落,精彩故事数不胜数。

企业职场的精英人才,虽不如欧美日本深厚,但积累了几十年。内地影视圈的拍现代都市商战剧,现代都市职场剧,不知为何就是拍得不接地气,拍得浮夸虚假至极。

眼看《流浪地球》代表中国科幻都开始出场,还处在当下的都市职场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拍好。

更多关于《幕后之王》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第4个回答  2019-02-15

《幕后之王》是近一两年时间以来为数不多的伙哥从头到尾一集不落追完的电视剧之一。我个人觉得这部剧还是蛮好看的,但是遗憾的是我的喜好并不能改变《幕后之王》确实是扑街了的事实。而在伙哥看来《幕后之王》之所以扑街的根本问题在于剧情的设定上,剧中所讲述的故事和主题并没有很好的契合,有一些跑偏了的节奏。

最开始伙哥之所以会关注这部剧的主要原因是被其配备的主演阵容所深深吸引了。男主角罗晋无疑是大家心中公认的实力派好演员,女主角周冬雨在拿下金马影后之后也很好了扭转了自己在观众心中的印象和口碑,重要的是她近两年来在演技方面的确有着非常大的进步。外加张雨绮、陈数、刘芮麟、王骁等一些明星的加入,让伙哥没有拒绝追剧的理由。

《幕后之王》除了演员阵容比较豪华之外,在众多的电视剧中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的选题比较新颖,剧中讲述的是传媒行业电视节目制作相关的故事。纵观整个影视圈,这一类的电视剧真的很少。本以为《幕后之王》可以在这样的状况下拔得头筹成为热播剧中的爆款,可没想到不仅没有成爆款,就连“热播”的标准都没有达到。

但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说,《幕后之王》的整体剧情中所讲述的故事并没有多少和真正的电视节目制作相关的内容,而更多的在演绎知名电视节目制作人淳于乔和初入职场的实习生布小谷的故事,以及他们俩和身边人的一些爱恨纠葛,其中也涉及到一些职场上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

也就是说在这部剧中实际上侧重点比较倾向于主演们的感情问题上,从而忽略了对“幕后”二字的把握。这一以来也就导致了这部剧偏离了核心主题。或许刚开始大多数观众都是奔着对于电视行业节目制作的好奇而追剧的,但是在发现原来整部剧是围绕着男女主角的感情线在展开后就因此弃剧了。

尽管是这样的情况,伙哥也想为《幕后之王》说句话。暂且抛开剧情的因素,单是演员们的整体演绎上真的是很精彩,大家的演技都非常出色。不仅是知名的演员们演技在线,包括剧中饰演“杏子”和“凯文”的两位知名度没那么高的演员的表现也一样可圈可点。

所以伙哥对于《幕后之王》在豆瓣上所获得的5.8分的成绩实在是有些难以理解。对此伙哥只能说或许是这一届的网友们的要求比较严格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