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接地与不接地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优点: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产生的内过电压最低,而过电压是电网绝缘配合的基础,电网选用的绝缘水平高低,经济性能好。

缺点:产生的接地电流大,对通讯系统的干扰影响也大。当电力线路与通讯线路平行走向时,由于耦合产生感应电压,对通讯造成干扰。  

一、工业生产用电是三相380V的,其中有一条中性线是从发电机的中性点引出来,此中性点接到地上,称为“零线”。常用的电力系统分为两种,一种是中性点接地,一种是中性点不接地。至于中性点要不要接地,这取决于技术上和安全上的要求,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

二、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属于较大电流接地系统,一般通过接地点的电流较大,可能会烧坏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继电保护会立即动作,使开关跳闸,消除故障。目前我国110kV以上系统大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  对于不通等级的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也不一样,一般按下述原则选择:220kV以上电力网,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110kV接地网,大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少部分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20~60kV的电力网,从供电可靠性出发,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的方式。但当单相接地电流大于10A时,可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3~10kV电力网,供电可靠性与故障后果是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三、中性点有电源中性点与负载中性点之分。它是在三相电源或负载按Y型联接时才出现。对电源而言,凡三相线圈的首端或尾端连接在一起的共同连接点,称电源中性点,简称中点;而由电源中性点引出的导线便称中性线,简称中线,常用N表示。三相四线制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系统。 一般情况下,当中性点接地时,则称为零线;若不接地时,则称为中线。 配电系统的三点共同接地。为防止电网遭受过电压的危害,通常将变压器的中性点,变压器的外壳,以及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共同于一个接地装置相连接,又称三点共同接地。这样可以保障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当遭受雷击时,避雷器动作,变压器外壳上只剩下避雷器的残压。

四、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优缺点: 

(1)优点:对电源中性点接地系统,若发生某单相接地,另两相电压不升高,这样可使整个系统绝缘水平降低;另外,单相接地会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Is ,从而使保护装置(继电器、熔断器等)迅速准确地动作,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

(2)缺点:对电源中性点接地系统,由于单相短路电流Is 很大,开关及电气设备等要选择较大容量,并且还能造成系统不稳定和干扰通讯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2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最大的优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时,系统电压仍然保持平衡,且故障电流比较小,系统可运行1~2小时,不影响对用户的连续供电,适用于网点多、面广、用户复杂的地方,故可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主要缺点是内部过电压对相电压倍数较高。

中性点接地方式:
优点是内部过电压对相电压的倍数较低,缺点是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很大,甚至超过三相短路电流,可能使用电设备损坏,而且在发生故障时会引起短路电流波形畸变,使继电保护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