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学官博犯错已道歉,不依不饶是不是太过分了?

如题所述

我觉得是有点过分,因为我是站在一个普通大学生的角度上来考虑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学校的官博这些其实都是由学校的学生会或者其他组织来运营的,每个组织里面都有宣传部,宣传部的一些部员负责这些工作。但是人这一辈子不可能完全不犯错,有一个小失误是很正常的,所以大家实在是没必要过分苛责这位学生。


01、其实官博的运营人员也是很累的

虽然说这件事情本身的错误在于河北科技大学官博的运营人员,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还没有个一时疏忽的时候呢?我以前也做过相关的推送工作,每一次都要认真检查核对好几遍,确保没有错别字之后再发出去。可能是因为盯着电脑屏幕的时间太长或者是一时的一个小疏忽,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02、他也承认了错误,就没必要太严格了

河北科技大学的官博很快进行了道歉,而且我相信学校内部已经对这名学生做出了批评,甚至有可能面临着被革职的风险。虽然说这个人做错了他就应该承担,但是我们实在是没必要用一个这样严格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没必要抓着一个这么小的错误不放来,给这位同学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这样对大家都不好。


03、不是说这里是互联网,说话就不用负责了

虽然大家都很爱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这不代表着每个人不需要对自己所说出去的话负责任。如果非要用一个很是阴暗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的话,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恶意。但是当我们心怀善意的时候,就会发现世界其实还是很美好的。所以我们为什么不对别人抱有一些善意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0

说起河北科技大学这个学校,恐怕很多人压根儿就没听说过,不过,就在前段时间,河北科技大学却上了微博热搜话题榜。然而,这一次河北科技大学上微博热搜,却不是什么好事情,而是被骂上热搜的。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话说河北科技大学的微博在不久之前发布了一个问答,“你知道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哪一部吗?”然后,下面的选项有《史记》、《春秋》和《离骚》三个选项。网友们也是纷纷地参与进来,有多达5万人选的是《史记》,3.6万人选的是《离骚》,还有几千人选的是《春秋》。事实上,又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应该选《史记》。但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河北科技大学官方微博在公布答案的时候,竟然自己也弄错了答案,将《史记》说成了《离骚》,这一下网友们都不淡定了,纷纷留言表示:“以后千万不要报考河北科技大学”。

当然,也许只是河北科技大学的官微运营人员误操作,调侃几句就算了,但是网友们却不依不饶,不断地对河北科技大学发起攻击,表示这个运营学校官博的学生实在是缺乏常识,建议开除,在这一刻,网友们纷纷化身正义的网络警察,以正义之名行使着网络暴力。事实上,现在所有的大学都有自己的官微,这些官微的运营人员并非是老师,而是学生,一般是由学生回来运营的,不同的部门管不同的账号,团队一般十个人左右。因此,河北科技大学的官微也是由学生来运营的,上面发的东西,也是学生来找内容的,就拿着一次河北科技大学发布的问答而言,其实就是由他们内部小组定下来的一个日常知识小问答环节,就是想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显得学校不那么古板。

事实上,现在出了这样的问题,管理河北科技大学官微的运营人员当然会受到处罚,不仅仅是删掉就完事的,至少会是几千字的检讨,以及学生会上点名批评。当然,这些处罚其实也不是很重,但是由于这起事件给河北科技大学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学校怎么处理运营人员,我们也不得而知。事实上,这原本就是一件小事,只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但是网友们且化身正义警察,揪住这个问题不放,如此重的戾气,也实在是有些悲哀。事实上,河北科技大学本来就已经发表声明道歉了,某些营销号还要借机蹭流量、搞营销,也实在是让人为之叹息,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不好吗?

第2个回答  2020-08-11
这并没有太过分,因为很多的学校犯了事情都会第一时间进行道歉,但是很少会去作为,所以不依不饶是在不断的提醒
第3个回答  2020-08-11
是的。人都会犯错,得饶人处且饶人。河北科技大学已道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第4个回答  2020-08-11
河北科技大学官博犯错已道歉,不依不饶并不是过分,而是河北科技大学的做法已经犯了众怒,仅仅是一个道歉,很难将此事掩盖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