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改造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进行呢?

如题所述

 一、农贸市场改造——布局规划不够合理、设施配套不够完善

  农村农贸市场的消费群体相较于城市来说,不够庞大,市场规模建设上也偏小。市场经营秩序较混乱,干湿、生熟未分离,交通动线不规整,摊位不按照功能划分,毫无章法可言。此外,农村农贸市场由于面积较小,直接忽视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卫生间、停车场、检测室等。

  当然,在农村农贸市场改造中,不能因追求标准化而一味的求大求新,更不能因小而破罐子破摔,所谓“麻雀虽小,但也要五脏俱全”,小中做好、做全、做精很有必要。

  二、农贸市场改造——建设有特色的专业化农村市场

  有特色、专业化是提高农贸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手段,也是提高市场覆盖率的方式。目前农村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专业化农贸市场并不多,因此,农贸市场改造中,应当朝着这一方向出发。让特色市场带动农村的专业化生产,专业化市场带动农产品的商品化经营,让农村的产业结构得以调整与优化,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三、农贸市场改造——完善市场管理机制

  农村农贸市场普遍存在管理松懈、市场杂乱、卫生较差的现象,其中大部分原因在于市场业主对农贸市场经营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在他们看来,农村农贸市场所产生的利润额不大,没必要掏更多的钱用在聘请管理人员及健全市场管理制度上。

  其实不然,建立健全农村农贸市场管理机制,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形成长效管理方法,即使是农村菜市场,一样能获得大量的市场份额,一方面,农村经济在飞速发展,农村人也追求一日三餐的饮食营养,他们的购买力在逐渐增强;另一方面,交通日趋方便,即使是农村,好市场一样能吸引消费者慕名而来。

  俗语有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农村农贸市场改造工作虽困难重重,但只要目标坚定,方向正确,肯下功夫,一样能做好做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6
摊位设计风格统一化
  市场内的摊位是市场主体活动的主要区域范围,因此农贸市场改造过程中首先要统一市场内各个摊位的风格,以整齐划一的门面提升市场的颜值档次。
摊位布局类别化
  另外,市场的摊位布局规划合不合理会对客流量与顾客的潜在消费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改造的时候,就应该对不同业态的摊位进行分类划分,并且根据不同的业态应该秉持“求同存异”原则。比如果蔬业态的摊位,改造时注意光线设计,水产肉类摊位注意排风、排水设计。
市场管理数字化、统一化
  在缺乏农贸市场信息系统的传统农贸市场中,数据无法实现准确集成,因此市场管理方在物业费用、商户管理、区位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多为粗放型管理,既损害了自身的营收利益,又容易让市场秩序陷入混乱。使用农贸市场系统,能让市场依据精准的数据做出最科学的决策,实现精细化管理。
交易数据化、可视化、透明化
  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透明、更安全是政府一直在努力落实的两大模块,因此农贸市场改造过程中,需要选择一款有对接“肉菜溯源系统”与“农残留药物检验系统”并提供公示大屏的整体农贸市场系统,以实现食材从“田园”到“餐桌”全流程安全、价格保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1-06
作为一个公共建筑,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应该把建筑与环境综合考虑。两者之前相互制约又相互关联,只有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讲建筑融入环境。
  因此,在农贸市场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其空间组合不能脱离总体环境孤立进行,应该把它放到环境之中,去考虑单位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根据农贸市场的功能和城市服务职能的需求,可将其室外划分为以下几个空间:交通组织、停车区、休息场所。这些功能分区之间既要统一协调又要分区清晰,否则,交通交织起来将会非常混乱。
  功能部署
  农贸市场与一般商业建筑一样,从农贸市场建筑设计的角度可将空间布局分为引导空间、营业空间和辅助空间。
  引导空间包括:停车场、入口广场、休息处、导购处。
  营业空间包括:公共空间和营业销售设施。其中又可以根据农产品类型分为:蔬菜区、生肉区、水果区、水产区、家禽区、豆制品区、熟食区、干货区以及其他店铺区等九大类。
  辅助空间包括:卫生间、管理部门、垃圾处理、卸货区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1-06
菜市场的改造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进行啊?那首先应该是从环境方面,环境方面的改造,而且呢,在嗯嗯,环境方面的改造是大方面,大方向啊!
第4个回答  2024-04-25
菜市场改造设计中,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可以在进行菜市场改造设计时考虑:
1. 空间布局与流线设计:
(1) 确保市场内部的通道宽敞,便于人流和物流的顺畅。
(2) 合理规划摊位位置,区分干湿区、生鲜区、熟食区等不同功能区域。
(3) 设置清晰的指示标识,方便顾客导航。
2. 设施设备更新:
(1) 提供现代化的设备,如冷藏设施、电子秤、自动收银机等。
(2) 安装适当的照明和通风系统,确保市场内部光线充足、空气流通。
3. 卫生与清洁:
(1) 设计易于清洁和维护的地面和墙面材料。
(2) 配备足够的垃圾桶和分类回收站。
(3) 设立专门的清洗和消毒区域。
4. 安全与消防:
(1) 确保市场内有足够的紧急出口和消防设施。
(2) 安装监控系统,提高市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5. 环保与节能:
(1) 使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如LED照明、太阳能发电等。
(2) 推广使用可降解或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
6. 服务与管理:
(1) 提供便民服务,如Wi-Fi、手机充电站、休息区等。
(2) 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如电子支付、智能追溯等。
7. 文化与品牌:
(1) 融入地方特色和文化元素,提升市场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2) 建立市场品牌,通过统一的VI设计提升市场形象。
8. 法规与标准:
(1) 遵守当地的建筑规范、食品安全法规和商业运营标准。
(2) 确保改造设计符合相关部门的审批要求。
9. 可持续性:
(1) 考虑市场的长期运营和管理,确保设计的可持续性。
(2) 鼓励本地农产品的销售,支持社区农业发展。
10. 用户参与:
(1)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邀请商户和顾客参与意见反馈,确保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