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运行模式是什么?

如题所述

事业单位的运行是通过向社会提供服务,以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有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果主要体提供非物质形态产品之上,但提供非物质形态产品的单位不一定就是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划分管理是我国特有的模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7
1、管理模式行政化

事业单位数量多,涉及内容广泛。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据,我国有事业单位130万个,其中独立核算事业单位95.2万个,纳入政府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近3000万人。事业单位与企业和政府部门相比,主要优势在于其提供公共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但目前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行政化倾向较为明显,按照行政级别和行政层级进行管理和控制,存在着从部级、司级到县级和科级等不同层级的事业单位。

设立事业单位的规范有政府制定,宏观性、政治性、行政性较强,反映社会公共管理规模的特征较弱。在特定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意识形态下,强调与之想适应的“事业”性质,社会事业与经济活动,行政行为与公益行为、行政行为与企业行为,事业行为与企业行为的边界不清。事业单位的社会定位、管理和运行长期缺乏法律规范,加上条块分割、各级政府的理解、运作和利益趋向的异同,以及人事整合所造成的认为因素等,是的事业单位的设立存在非规定性与随意性,导致事业单位不规则膨胀,人浮于事,同时,政事、政企、事企不分,矛盾交织。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所有制形式单一,高度国有化,事业单位由各级政府主办和管理,根据指令性计划要求运行,成为政府的附属。事业单位内部层层下达指令计划,自身没有租住权,失去主动性。

2、职能目标计划化

计划化是传统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与整个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各级政府按照各自的发展规划和计划,以指令性计划的形式安排各事业单位,这种高度集中使事业单位丧失了自主决策权,隔断了事业单位的市场联系,使事业单位成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事业计划的一种工具,成为上级行政主管部分的附属物,更进一步强化了事业单位的行政化。与之相反,从事市场化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其组织管理方面已经在向市场上的同类活相似企业看齐或靠拢。

3、资源配置指令化

国家包办一切事业,是通过政府各事业职业部门及其附属的各类事业单位来实现的。而国家的各类事业资源,也是通过各种行政化方式来加以配置和运用的。由于事业单位行为方式的非产业化,以及国家财政无偿供给各类事业经费,人员调配和工资额度完全按计划执行,造成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同时,这种体制和机制又直接推动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为了各自利益,简历各自所属的事业体系或争取更多的事业资源,包括要经费、要编制、要项目,形成了“政出多门”、“事出多门”的事业发展格局,造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分割与封闭型的事业发展模式。

4、行为模式双面化

所有事业单位在设立时都将为社会提供服务和不以盈利为目的作为条件,具有非政非企性质。兼具行政管理和市场经营活动的单位,一般采取“双体系并行管理”的原则,即市场化的经营活动与行政管理职能分别设置部门进行管理,但一些单位在伺候的运作过程中,在为经合法授权和主客观条件具备的前提下,逐步演变成“亦事亦政亦企”,即依事业之名,拥有并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或形成企业经营行为,从而一方面享受财政供养,另一方面实施行政收费或盈利性经营。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方式与公共服务需求时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事业单位面临着迫切的、系统性的组织变革要求。
第2个回答  2020-06-07
事业单位的运行模式是10分简单的,就是自负盈亏事业单位,他们就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创造价值,如果今年收益比较好的话,那么他们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就非常的高,如果今年的收益不好的话,那么他们只能得到最基本的工资,是没有其他的福利待遇。
第3个回答  2020-06-07
事业单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活动特征会提供某方面的公共服务。

2、履行职责:事业单位的职责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包括改善社会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等等。

运行方式:事业单位的运行是通过向社会提供服务,以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有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果主要体提供非物质形态产品之上,但提供非物质形态产品的单位不一定就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划分管理是我国特有的模式。

企业单位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它的特点是自收自支,通过成本核算,进行盈亏配比,通过自身的盈利解决自身的人员供养,社会服务,创造财富价值。企业单位的登记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企业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后,企业单位进行劳动仲裁。
第4个回答  2020-06-07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

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的分类及区别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

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2、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即对有经常、稳定业务收入的单位,采取全面核算、收支挂钩、以收抵支的管理形式。

既按定员定额指标核定的单位年度经费预算总额与单位创造的收入之比,支大于收的差额部分由国家预算补助,收大于支的部分上交国家财政。

也可以说差额是按基数加增长的方式由财政负担,也就是财政给一部分,剩下的单位要自收自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