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短一点的,100字以下的

手抄报用的

    守岁

    古时除夕之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等。现代的中国人们更多的是一家人观看电视节目,如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年到来。一晚不睡,就是在守岁。

    贴春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中国民间春节习俗之一。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贴春联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压岁钱

    压岁钱,春节习俗之一,春节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年夜饭

    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扩展资料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购置年节年货、贴春联、洗头沐浴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春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春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年夜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0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及传承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扫尘、贴春联、祭祖、拜岁、点爆竹、拜年等等。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燃放爆竹。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据《盘古王表》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上古时期以此年头岁尾举行祭神祭祖活动。在童话传说中,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而且在大年初一出没;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春节习俗。

扩展资料:

春节习俗变迁,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风俗习惯。然而,近年来,人们似乎感到“年”的传统文化渐渐被淡化,逐步被购物、旅游、玩乐等新习俗替代。 如今的年味已然变迁,人们沉迷“红包热”;如今的年轻人热衷于“抢红包”,而耽误了与长辈们交流时间,冲淡了过节团聚的本意。

现如今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卡”。

参考资料:春节习俗 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1、春节来历:古时,一怪兽名“年”,定时出现伤害人畜。相传年兽怕红色、火光和响声,所以人们便用贴红色纸类制品(贴红春联、红窗花)、放鞭炮、敲锣打鼓等方法用以驱“年” ,过了“年”这一关,便叫“过年”。

2、春节习俗: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此为春节活动大事记,中原人民置办年货的活动也按照这个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的。

外加:除夕守岁、贴春联、窗花、倒贴福字、燃放烟花爆竹、最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看春晚。大概就是这么多了。第2条算是总结性的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2-23

给你些春联:

蛇岁纳千祥花开梅绽添秀色 春光迎百福鹊啭城乡报佳音

大地迎春柳伴梅香招蜂蝶 文坛焕彩笔掀墨浪舞龙蛇

喜炮闹元春千家接喜 春风荣蛇岁万户迎春

龙留喜气喜盈门户 蛇闹春光春满山川

祥龙兆祥蛇兆福 喜鹊报喜梅报春

金蛇狂舞春添彩 玉树临风喜满门

龙含宝珠辞旧岁 蛇吐瑞气贺新春

金山漫水双蛇舞 绿野春归百鸟鸣

大泽龙藏蓄远志 莽原蛇蜕蕴生机

人怀壮志江山秀 蛇报新春世纪新

金龙披彩蛇披玉 喜鹊报祥燕报春

花沐春风招彩蝶 柳摇残雪舞银蛇

旧岁龙标金榜去 新年蛇献玉珠来

日暖千山蛇起舞 春融九域凤来翔

山舞银蛇尘垢净 天嘘紫气彩云开

花放山河丽 蛇迎世纪春

龙舞山河壮 蛇盘世纪新

蛇酿新年酒 花开盛世春

龙怀强国志 蛇舞富春图

金蛇含瑞草 紫燕报新春

金蛇盘玉兔 赤帜舞神州

晴点龙飞去 珠还蛇舞来

爆竹欣祝福 银蛇喜迎春

 

 

习俗:

    4.1 腊八 
    4.2 祭灶 
    4.3 蒸花馍 
    4.4 写春联 
    4.5 扫尘 
    4.6 贴春联 
    4.7 贴窗花和“福”字 
    4.8 年画 
    4.9 置天地桌 
    4.10 春节联欢晚会 
    4.11 守岁 
    4.12 祭祖 
    4.13 接神 
    4.14 踩祟 
    4.15 接财神 
    4.16 爆竹 
    4.17 拜年 
    4.18 占岁 
    4.19 饮屠苏酒 
    4.20 聚财 
    4.21 正月初二回娘家 
    4.22 烧门神纸 
    4.23 谷子生日 
    4.24 小年朝 
    4.25 贴“赤口” 
    4.26 送年 
    4.27 破五 
    4.28 开市 
    4.29 人胜 
    4.30 祭星 
    4.31 天公生 
    4.32 石不动 
    4.33 子婿日 
    4.34 元宵节 

 

5 食俗
    5.1 春饼 
    5.2 隔年饭 
    5.3 年夜饭 
    5.4 蒸年糕 
    5.5 饺子 
    5.6 七宝羹 
6 传统活动
    6.1 庙会 
    6.2 耍龙灯 
    6.3 放风筝 
7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8 过春节的其他国家
    8.1 越南 
    8.2 韩国 
    8.3 日本 
    8.4 新加坡 
    8.5 马来西亚 
    8.6 蒙古 
    8.7 欧美 
9 袁世凯规定春节放假 
10 相关知识
    10.1 年关 
    10.2 小年 
    10.3 文化大革命时废除春节习俗 
    10.4 有的年份为何没有年三十 
    10.5 “福”字不宜倒贴 
    10.6 十二生肖 
11 节日意义 
12 文学作品 
13 相关传说
    13.1 熬年守岁 
    13.2 万年创建历法说 
    13.3 贴春联和门神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第3个回答  2013-02-23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及传承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扫尘、贴春联、祭祖、拜岁、点爆竹、拜年等等。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燃放爆竹。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恭祝来年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