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王被立为太子后来严嵩为何不选择依附他呢?

如题所述



明朝的严嵩,和清朝的和珅十分类似,两个人都是非常聪明的人,也跟皇帝的关系最好。可是这两个人都没能给自己留条后路。

和珅一直吊着乾隆皇帝,就算嘉庆登基了,和珅依旧只看太上皇乾隆的脸色行事,结果落得个抄家的厄运。

严嵩当时也是嘉靖皇帝的心腹,位居内阁首辅,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但是他裕王被立为太子以后,严嵩却也没有向他靠拢,最终被嘉靖皇帝清算。那么严嵩分明有机会向裕王示好,他为何不这么做呢?

01裕王那边有自己的心腹,徐阶、高拱、张居正。

裕王朱载坖其实很晚才坐上太子的位置,因为嘉靖皇帝的儿子中,他排行老三,老大老二都死了,这才轮到他来做太子。

而裕王朱载坖本身是有一套自己的心腹班底的,在没有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得到了三位高人的相助。


严嵩、徐阶递当国,以拱他日当得重,荐之世宗。拜太常卿,掌国子监祭酒事。四十一年,擢礼部左侍郎。寻改吏部,兼学士,掌詹事府事。进礼部尚书,召入直庐。撰斋词,赐飞鱼服。四十五年,拜文渊阁大学士,与郭朴同入阁。拱与朴皆阶所荐也。---《明史》


裕王的亲信分别是徐阶、高拱和张居正,这三个人按照次序,也相继在大明王朝担任首辅大臣的职位。

裕王这边有如此多的能臣,严嵩又怎么可能进入裕王的核心圈子呢当时严嵩和徐阶等人针锋相对,一个是当朝首辅,一个是当朝次辅,两个人在朝中都有自己的势力。

既然严嵩和徐阶闹得不可开交,那么严嵩自然也不可能归顺裕王。在徐阶的推荐下,高拱成为了裕王的老师,如果严嵩要来,那位次还要排在高拱后面。

要知道在嘉靖时代,严嵩可是一手遮天的大人物,就算他要选择皇位继承人来辅佐,也一定要成为下一代皇帝的首辅大臣才行。

很显然裕王这边座次已经排好了,晚一点到的张居正,都必须要靠边站了,更别说迟迟没有入场的严嵩了。

02严嵩作恶多端,早就跟裕王闹掰了,后来就靠不上了。

严嵩贪污腐败的名声,早就传遍了四方。就连嘉靖皇帝都有所耳闻,嘉靖不处理严嵩,那是因为严嵩能给他捞到好处,只要他自己有好处,他也就不会为难严嵩。

这种风气之下,严嵩手下的大臣们一个个都开始贪污腐败,这是正直的裕王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为此裕王和严嵩之间,其实是有很深矛盾的。严嵩至少有三次得罪了裕王。

    第一次,在嘉靖32年的时候,嘉靖皇帝打算安排裕王和景王的婚礼,让他们在各自的府里举办。可是严嵩却坚决反对,他认为储君还没有定好,而他们两家是连在一起的,到时候请客吃饭的时候,就能看得出谁更得人心了,这样不好。其实裕王更得人心,严嵩是清楚的。第二次,嘉靖做皇帝的时候,明朝的经济负担已经很重了,这个时候皇帝应该励精图治,给大家做个表率,这也是裕王以及徐阶等人的愿望。可是严嵩却不断给嘉靖上奏,他认为皇帝就应该可以为所欲为,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约束。这种溜须拍马的事情,严嵩天天在做。第三次,成为内阁首辅的严嵩,一边拍着嘉靖的马屁,一边给自己捞钱,还要把自己的儿子严世蕃拉进内阁处理政务。大明朝那段时间,所有的事务,基本都被他们父子垄断。就连嘉靖的饮食起居,严嵩父子都了如指掌。

这些事情,彻底触怒了裕王,也使得裕王和严嵩之间,压根就没办法调和。严嵩与其花大力气跟裕王和解,倒不如想其他办法。


03嘉靖不喜欢裕王,更喜欢景王,这是严嵩有底气的重要原因。

嘉靖皇帝特别喜欢道教,甚至为了道教禁止宣传佛教。他早年没有生孩子的能力,后来通过丹药调理生了不少儿子,为此他对道教充满了信任。


嘉靖十八年册立太子,同日封穆宗裕王、载圳景王。其后太子薨,廷臣言裕王次当立。帝以前太子不永,迟之。晚信方士语,二王皆不得见。载圳既与裕王并出邸,居处衣服无别。载圳年少,左右怀窥觊,语渐闻,中外颇有异论。四十年之国德安。居四年薨。帝谓大学士徐阶曰:“此子素谋夺嫡,今死矣。”---《明史》


可惜他的大儿子、二儿子都相继早逝,道教的说法是二龙不能相见。所以嘉靖把仅有的俩儿子裕王和景王都送出了宫抚养,这才保住了他们的小命。

所以说嘉靖皇帝跟这俩儿子的关系其实一直都很一般,而这两个人当中,嘉靖皇帝是更加喜欢景王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