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

如题所述

一天中,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1、天气的冷热,主要决定于空气温度的高低,而影响空气温度的根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弱。太阳光热并不是直接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空气直接吸收阳光的热能仅14%左右,而有43%的可见光区的能量被地面吸收了。当地面吸收了太阳的辐射热量之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形式向空气中传导,这是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2、过了正午时刻太阳辐射开始减弱,但地面吸收的热量仍多于支出的热量,直到午后1时左右,地面温度达最高,地面辐射也达到最强。由于地面向大气传输热量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近地面气温是午后2时左右达到最高,大气逆辐射也达到一天的最大。

3、同理,大气主要以逆辐射的方式和大气辐射的方式散失热量,直至次日日出都无太阳辐射来补充热量,所以直到次日日出前后气温达到了一天的最低值。

扩展资料:

最高温度表

最高温度表:是专门用来测定一定时间间隔的最高温度的,它的构造是在球部底处置一根玻璃针,直伸到毛细管口,使毛细管口变狭。温度上升时,水银膨胀,压力增大,迫使水银挤过狭管上升。温度下降时,因无足够压力使水银挤过狭管回到球部,水银柱就在狭管处断裂,于是狭管以上这段水银柱的顶端,就保持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温度表曾感受到的最高温度示度上,因而可测得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表

最低温度表:是专门用来测定一定时间间隔的最低温度的,它用酒精作测温液,在毛细管内放一枚游标,温度上升时,酒精膨胀可越过游标上升,而游标本身由于顶端对管壁有足够的摩擦力,能维持在原处不动。温度下降时,酒精柱收缩到与游标顶端相接触时,由于酒精液面的表面张力比游标对管壁的摩擦力要大,使游标不致突破酒精柱顶而借液面的表面张力带动游标下滑。也就是说,游标只能降低,不能升高。所以,游标离球部较远一端的示度,就是一定时间间隔内曾经出现过的最低温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6

一天中,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1、天气的冷热,主要决定于空气温度的高低,而影响空气温度的根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弱。太阳光热并不是直接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空气直接吸收阳光的热能仅14%左右,而有43%的可见光区的能量被地面吸收了。当地面吸收了太阳的辐射热量之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形式向空气中传导,这是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2、过了正午时刻太阳辐射开始减弱,但地面吸收的热量仍多于支出的热量,直到午后1时左右,地面温度达最高,地面辐射也达到最强。由于地面向大气传输热量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近地面气温是午后2时左右达到最高,大气逆辐射也达到一天的最大。

扩展资料:

温度的人为因素

(1)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特征的影响

城市中大量的人工结构,如人行道地板和各种建筑墙体,改变了下垫面的热性能。城市地表水含量较少,较多的热量以感热的形式进入空气,导致空气变暖。同时,城市地表对阳光的吸收率高于自然地表,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使空气获得更多热量,气温上升。

(2)城市空气污染

机动车、工业生产和人类在城市的大量活动,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灰尘等,这些物质能吸收环境中的大量热辐射能量,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造成大气进一步变暖。

(3)人工热源的影响

工厂、机动车、居民生活等,燃烧各种燃料,消耗大量能源,无数的火炉在燃烧中,都在散发热量。

(4)城市自然下垫面较少

建筑、广场、道路等自然因素如绿地、水体等自然因素也会相应减少。这样就会释放更多的热量,吸收更少,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就会减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01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在午后一两点之间!当然,这是以中国北方为例!由于太阳光照射的问题!越往北,太阳关越斜射的厉害!而只有这太阳直射的时候,气温是最高的!
气温最低的时候的每天早晨,太阳出来以前!
经过一晚上的黑夜,地表气温已经降到最低!当太阳升起后,刚开始,太阳的照射,会使一晚上凝结的水蒸发掉,而蒸发是要吸收热量的!
所以,这时候是最冷的!
第3个回答  2019-03-27
日最高气温和年最高气温等。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两点钟左右;年最高气温在中、高纬度内陆以7月为最高,海洋上以8月为最高
最低气温,一定时间或一定空间内空气温度的最低值。例如,日最低气温和年最低气温等。日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年最低气温在中、高纬度内陆以1月为最低,海洋上以2月为最低。
  其实最低气温是12~3月这些时候比较冷而已!
第4个回答  2019-10-03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凌晨1、2点